文丨橙妈
办公室里来了一个新女孩,她很高,但很瘦,很害羞。 因为是第一天来,所以大家都对她照顾的很好,她给人的感觉是无比的可怕。 虽然一般人在接受别人的好意时,都会略带歉意,但这个女孩子,却觉得这个“道歉”有些过分了。
看到这样一个性格的孩子,心里莫名的有些心疼。 虽然不是很了解她,但我有一种亲切感,觉得自己能理解她。
因为我以前就是这样,根本不敢麻烦别人,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对我好。
上大学的时候,室友很喜欢我。 都说我很乐于助人,遇到困难会放下自己的东西去帮助别人,而我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 不好意思。
上高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问过老师问题,因为我觉得这样会耽误老师的时间。 同桌是我的室友,也是我们班的第一名。 我的成绩不是很好。 老师安排我们同桌,再三叮嘱我有什么问题就问她。 同桌也很诚恳的说,有没有可以问她,只是不想浪费人家的时间。
初中的时候,一旦考试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我就觉得很遗憾,很绝望,就趴在桌子上偷偷哭。
这次偷偷哭也是在初中,被班上的一个同学看见了,问我为什么哭。
我惊呆了,当然是因为我考试没考好。
但他继续问我:考不好怎么办?
见我不明白淘宝打折,他又说:“你考试不及格,觉得丢脸吗?”
我摇头,当然不是。
“那你爸妈打你就是因为你考试没考好?”
爸妈不会打我,我继续摇头。
“那你有什么理由哭?”
因为,因为,因为我觉得我考的不好,对不起我的父母。
同学像人生导师一样对我说:“他们不是外人,是你的父母,你考不好,父母会不会心疼他们?”
恍然大悟,我突然发现,在我心里,我的父母离我这么远吗?
我是否觉得只有我表现得好,父母才会爱我?
是的。
现在我知道我的父母爱我,我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不爱我?
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听过父母对我表达过爱。 只看到家里的条件差,看到父母因为我受的苦,所以对父母一直心存愧疚; 只听父亲不停地对我说,你要有出息,以后才能改变命运; 只见妈妈每次听到我要钱,就抱怨因为我花钱,挣扎着从口袋里掏钱给我。
所以我小时候最怕向妈妈要钱。
同学们说好一起去玩。 每次去都觉得又酸又复杂。 想和他们在一起,又怕花钱。 拿着那点血汗钱,大家逛街我都不敢买,还得找些说得过去的借口。
记得有好几年,整个夏天我只有那两件衣服,洗完了就换了。
以至于后来,家里的情况好转了。 有一次爸爸送我去学校,途中路过一家名牌店。 爸爸拉着我进去挑衣服。 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拒绝了。
直到现在,别人帮助我,我都会下意识地拒绝,就像一个习惯了独立的人,不敢接受别人的温暖。
几年前,我在租房。 房租不让后打折是要钱,就想找地方搬家。 单位同事跟我说,我搬家的时候一定要跟他们说,他们帮我搬,但最后我也没麻烦别人。 人们骑电动车和运东西6、7次。
所以我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给孩子钱的时候,让孩子有尊严。
每次孩子想买玩具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这个玩具多少钱,大概能买多少碗面,让孩子对价值和价格有更深入的了解打折是要钱,然后告诉他是否超出了这个月的玩具预算。 如果你买了这个玩具,你这个月就不能再买别的玩具了,或者你两个月都不能再买玩具了,但是你已经有了一个这种类型的玩具了。 现在想想,你还想买吗?
一般这种情况下,孩子虽然还是不愿意,但是在理智上是理解和接受的,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安抚他的情绪,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我会说:“妈妈知道你没有买你喜欢的玩具,你很难过,是吗?你的好朋友有一个,你也想买,他不让你玩上次就有了,所以你一直在想。” 对吧?”换位思考后,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得到释放,就不会那么不听话了。
虽然不能一味养孩子富,打肿脸充胖子,一定要给孩子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物质条件,但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强调自己家穷孩子。 因为这会让孩子缺乏自信,缺乏与人交流的信心,缺乏重新开始的信心,缺乏挑战自我的信心。
我想应该有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明白被施舍的感觉,所以才更愿意一个人承担一切。 希望你能逐渐治愈自己,从一开始就懂得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