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

不同的促销方式(“双11”“双12”集中型消费怎么演变?)

编者按:“双12”购物节已过,你都买了哪些已久的单品? “双11”、“双12”促销活动起源于国内某购物平台策划的“光棍节”,现已成为中国每年最大的消费时段之一。 这种由商家的营销计划引起的群体效应在不同国家都有类似的表现。 “购物节”的集中消费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商业活动如何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国外购物促销有没有“直播带货”、“小黄车”等新的购物方式?

线上零售先起飞,后进入实体商场

德国:“购物节”是逆向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里,黑色星期五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不同的促销方式,黑色星期五的销售现在不仅在巴西、日本、南非、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而且在英国、法国、瑞典、波兰、丹麦、匈牙利,它在瑞士和奥地利等许多欧洲国家进行。 从2006年开始,“黑色星期五”活动被苹果公司带入德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黑色星期五”活动的激烈竞争不仅限于周五,还包括接下来的“网络星期一”和亚马逊持续一周的“网络促销周”。 “它成为年终销售旺季的开始。

“黑色星期五”名称的由来是商场用黑笔记利润,用红笔记亏损

“黑色星期五”起源于美国,因为美国的商场一般用红笔记亏损,用黑笔记利润,这一天的疯狂抢购使商场的利润大大增加,故称黑色星期五.

德国从2006年开始庆祝黑色星期五,苹果是第一家将美国知名商品带到德国的公司,并根据美国黑色星期五在德国Apple Store组织了为期一天的购物活动。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并通过特别折扣和促销来庆祝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最终成为今天一年中最大的促销活动。

2016 年的黑色星期五活动真正席卷了市中心和购物中心

在美国,黑色星期五主要是针对文具零售的活动,几十年来一直在实体店举办。 在 2000 年代,在线零售商创建了网络星期一,这是购物活动的在线变体,以便同时从在线折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德国,黑色星期五正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2006 年 Apple 将黑色星期五的创意带到德国后,主要是在线零售商接管了这一天,并通过折扣年复一年地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一活动。 与此同时,零售商一直在尝试将在线优惠券与永久商店的折扣捆绑在一起,但直到 2016 年,黑色星期五活动才真正进入市中心和购物中心。 从那时起,参与商店的数量迅速增长,现在几乎遍布德国所有城市。

一项调查显示,年终购物节男性买家人数实际上高于女性买家

德国比价网站和统计数据网站联合发布的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从大品类来看,“黑色星期五”购买娱乐电器/电子产品最划算。 因此,在德国历年“黑色星期五”的畅销商品中,电器电子产品的销售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销量领先的产品为:电子产品、电影/游戏/音乐、家居用品、服装、移动通讯产品。

明镜在线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明确表示,他们将在黑色星期五购物预算约 300 欧元。 67%的德国人会提前制定购物计划,而55%的人表示不相信“黑色星期五”的折扣,只能观望。

或许是因为德国的“黑五”折扣主要针对电子电器产品,导致男性在“黑五”购物者中占据了绝大多数。 男性占购物者的 76%,远高于女性购物者 24% 的比例。

德国“黑色星期五”活动有专门针对中国的“海淘”

不同的促销方式(“双11”“双12”集中型消费怎么演变?)

与该国类似,德国为黑色星期五活动创建了专门的网站以进行索引。 一目了然,人们可以找到各种品牌商店的最优惠和超值产品。 同时,该网站还提供时事通讯订阅和“黑色星期五”购物手机应用程序,让人们可以更及时地获取信息,了解所有黑色星期五优惠。

还有一个知名网站每天从6:00开始每5分钟推出一次闪购,以吸引更多的交易。 甚至还有与中国有关的“海外代购”。 从中国亚马逊下单,直接从德国发货,但商品种类还是比较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折扣村也不能落后于这波热潮。 作为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欧洲首家奥特莱斯,囊括了130多个平价和奢侈品牌,最低折扣低至三折,麦琴根折扣村还打造了一个微信平台,为中国顾客发布​​最新消息折扣信息。

文/赵思远(现居德国)

西班牙:当地人更倾向于实体店购物

在西班牙,“黑色星期五”期间,外国朋友是否也像国内朋友一样买买买? 这篇就带大家在文中体验最地道的西班牙本土羊毛攻略。

“黑色星期五”的来源还有黑夜排长队、天黑提前排队等说法。

说起“黑色星期五”,我们先说说它的由来:西方人把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五称为“黑色星期五”(中国人喜欢简称为“黑色星期五”)。 关于“黑色星期五”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商场传统上使用不同颜色的墨水记账,红色表示亏损或赤字,黑色表示盈利。 所以这个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用来表示这一天有望获利。

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感恩节后的周五去商场排长队购物的黑压压群众。 因为店家的打折活动一般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结束的午夜开始(也就是周五的午夜),感恩节后的第二天开始,所以想要大减价的人一定要赶在黑暗。 商场排队抢购,也算得上是“黑色星期五”的源头。

西班牙的黑色星期五不是一天而是一个月

据了解,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可能会持续整整一个月。 本来,11月25日是“黑色星期五”促销的正式日子,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家们早已延长了促销期。 就像中国的“双11”、“双12”购物节一样,西班牙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不仅在周五,而且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基本上从11月中旬开始,各大商家已经开始疯狂打折。 在“黑五”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西班牙购物网站都开设了“黑五”折扣区,甚至一些促销商品在“黑五”到来之前就已经售罄。

西班牙的购物节迎合了

探亲访友的需要

类似国内春节大采购

商家之所以选择“黑色星期五”促销,也是为了确认大家节前需要送礼备货。 西班牙当地最大的百货公司是Inglés Department Store,可以说是西班牙人的最爱。 它应有尽有,而且每年从“黑色星期五”到圣诞节前的折扣都是最大的。 对比一下我国过年前人们买年货的场景就不难理解了。

一般在百货公司的打折活动中,礼盒是很受欢迎的商品,也是打折最多的。 与国内购物节不同的是,国内购物节的促销价格在购买单品时往往比礼盒便宜很多,但在西班牙,考虑到“黑色星期五”是全民长假,对礼品的需求也很高。 比较大,所以商家往往会把最大优惠放在不同品类的礼盒里优惠活动,比如女士化妆品、大件、男士背包鞋等,也会打包促销。 可以说非常符合西班牙当地人的消费心理,既实用又讨喜。

西班牙尚未出现直播带货平台配送,商场线下购物仍是主打

与国内购物平台类似,西班牙的“黑色星期五”活动也有“好评返现”、“提升快递速度”、“限时免费使用网站会员卡”等促销方式。

不同的促销方式(“双11”“双12”集中型消费怎么演变?)

当然,在电子商务方面,中国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西班牙电商有太多值得借鉴国内电商运营模式的地方。 举几个小例子: 亚马逊只有种类繁多的商品,但是每件商品基本上都没有高清大图,更别提详细的局部图片和展示视频了。 一个简单的产品描述和几张缺少细节的图片,就是一个产品的完整展示。 在售后客服方面,无休止的等待,非常不方便。

另一方面,国内电商最大限度地展示产品详情,并提供产品成分和使用方法的图文说明。 这是为了“说服”消费者。 无论从产品还是售后服务,都是一站式服务,质量有保障,无退货压力。 大家可以放心购买,二次购物的概率也无形中增加了。

因此,在传统百货公司的推动下,当地人的购物方式还是更接近线下实体购物。 在“黑五”来临之前,小编想扒一扒国外版的一款短视频软件之类的社交软件,打开看看有没有“直播带货”之类的前期产品推广模式”。 显然,这种在中国流行的点餐方式在西班牙还没有完全兴起。 相反,打开社交软件更多的是博主给出的线下实体店的各种优惠和攻略。

我们正在进入物联网时代,打通线下和线上渠道是物联网时代的趋势。 线下零售和线上电商正在达成平衡,此时消费者渴望的是真正享受到折扣。 文/二宝(现居西班牙)

日本:为什么人们逃不过商家眼花缭乱的销售手法?

日本每年有两个传统的商品降价期,分别是1月和8月,冬季和夏季的衣服、生活用品等都在打折。 近年来,降价的时间有所延长。 商家从12月开始就开始降价促销,街上随处可见SALE的字样。 例如,在服装店,开始降价时打折10%到50%是比较常见的。 对于购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商品,一些商店会在原折扣的基础上再提供 10% 的折扣。 还有一种是限时打折活动,比如你到了一家店,店员突然冲你喊:“限时打折活动开始了,从现在开始两小时内所有商品半价!” 当你有一个很好的购物机会时,至少购买一件商品是值得的。

日本11月11日也有购物节或受中国购物节影响

事实上,日本也有“双十一”购物节。 从2015年开始,雅虎和软银就将11月11日定为“购物的好日子”,并举办了各种促销活动。 2020年据说为了推广电子支付,改名为“超级PayPay节”,同样是11月11日。2021年,两家公司将活动时间延长至一个月,PayPay加盟店与雅虎购物全国网店将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降价活动。

无疑,这受到了中国“双十一”购物节的影响。

商家的优惠手段层出不穷。 一种流行的“提前预订折扣”方法

日本商家的另一种促销方式是提前预订折扣。 例如,日本新年御节料理从8月开始接受预订,越早预订优惠越多。 旅行社也以同样的方式销售旅游产品,提前21天、45天、60天申请行程,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日本电视台有专门的购物节目,有的社长亲自带着商品上电视直播,生动地演示商品的使用方法。 吸尘器、洗衣机等限时大优惠。 “即日起两小时内打电话购买产品,可享特惠。根据以往经验,订单较多,我们会立即增加话务员数量,不失机会不再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大多数总统都会这么说。

日本的购物网站还有一个绝招:在销售化妆品的时候,他们第一次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不少消费者经不住诱惑,想要一试。 折扣。 如果消费者使用后感觉良好,可能会顺道订购该产品。

日本也有“免费陷阱”,重视“生日特卖”打感情牌

日本有句谚语说“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了”。 但消费者总是容易陷入“免费陷阱”。 比如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可以免费申请的小化妆包,但是必须输入姓名、电话、邮箱等信息。 收到小礼物后,商家会经常给你发邮件推销产品。 疫情前,“试吃”在日本超市很常见。 比如,牛肉是现场煮熟后切成小块,顾客可以随意品尝。 寿司还可以免费试吃,香槟可以免费试吃……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生日销售”。 例如,全日空航空公司。 我以前注册过会员。 每年生日那天,我总是收到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电子邮件。 还有几张漂亮的飞机图片壁纸,我每年都会下载下来做手机封面。 此外,在生日月份还可以收到很多商家的明信片和邮件,无非是消费的特别优惠、生日入住酒店的特别礼物等等。

与国内市场类似不同的促销方式,日本大部分商家也使用积分卡进行商品促销,积分卡促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例如,药妆店通常每消费 1​​00 日元可获得 1 积分。 店铺每月设置几天5倍、10倍积分,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有赚到钱的感觉,下次购物时可以积分换钱。 .

最后顺便提一句,日本是比较出名的适合购物的国家之一。 价格公道,没必要讲价。 日元最近贬值了。 文/黄文伟(现居日本)

赞(0)
转载请注明出处:0512打折网 » 不同的促销方式(“双11”“双12”集中型消费怎么演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