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北京某宝马4S店内,多名消费者看车咨询。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摄
“37亿元是限时现金优惠,单车限时优惠最高5万元。”
3月16日,上海汽车巨头上汽大众加入“价格战”,为日益激烈的车市降价又添了一把“火”。 上汽大众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一方面是顺应国家政策和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是营销改革后,可以直接触及营销终端并迅速做出反应。
3月初,武汉和东风集团旗下品牌宣布推出“分红大促”,最高补贴9万元。 一时间,“去武汉抢购雪铁龙C6”的热度高涨。 而这股“降价风”从湖北开始,迅速蔓延至全国。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0日,至少有30个品牌正式宣布推出促销优惠政策。
“这台雪佛兰迈力宝最低14万元,今天能订到车,我们再谈。”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多家4S店,店员们经常提到真金白银的优惠活动。 “国六b来了,东风本田正在清仓,部分车型优惠力度很大不同的促销方式,我准备下个月入手一台英仕牌,目前优惠4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降价”的范围和幅度,已经超过了10多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南北大众的集体降价和汽车促销。 如今,随着事件的发展,集体降价能否刺激销量、车企打着怎样的算盘、燃油车为何掀起“价格战”,成为业内普遍质疑的问题。
车市实探:消费者持币购买,多店问价
“优惠9万元的雪铁龙C6没货了,连展车都没有了。” 3月14日,武汉一家雪铁龙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补贴降价公告发布后,店内顾客数量猛增。 . 这一幕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雪铁龙C6也停止了接单。 优惠5.6万元的小型SUV雪铁龙C3 XR也已售罄,仍可订购。
3月初,湖北省“东风”汽车品牌推出购车补贴优惠。 中型豪华轿车雪铁龙C6降价9万元至13万元。 这一度让鲜有人问津的C6成为了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车型,短短几天一车难求。
半个多月时间,汽车降价之风从武汉席卷全国。 一汽、长安、广汽、上汽以及众多自主品牌的汽车品牌已经正式宣布降价。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0日,国内已有30余家汽车品牌正式宣布降价或推出不同形式的促销优惠政策跟进。 目前合资品牌中,上汽通用雪佛兰和东风本田的优惠力度较大,多数企业降价幅度在2万至4万元之间。 这样的力度在日常的车企促销活动中也很常见。
贝壳财经记者致电北京一家雪佛兰4S店。 销售人员表示,目前的优惠力度达不到宣传海报上的7万元。 促销最多的车型是雪佛兰开拓者。 可立减6.5万元。 雪佛兰中型轿车迈力宝立减5万元。
上周末,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北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品牌4S店。 与其他4S店相比,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人流相对较多。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东风本田正面临7月1日国六b标准的实施,目前部分车型优惠力度较大。 其中,UR-V综合优惠4万元,中型轿车英仕派降价3万元。
对于销售情况,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客户咨询量较上月有所增加,但有可能购车并非冲动消费,实际成交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东风本田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中型车市场竞争压力巨大,无论是理想L系列还是自主品牌多款车型,都在挤压合资品牌中型车市场。 因此,有较大的折扣是合理的。
记者走访期间,广汽丰田的一位销售人员直言:“这波降价跟我们关系不大,厂家也给了5000元左右的优惠。不过我们卖车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些优惠,比如作为燃油版的凯美瑞,或许可以优惠1万-2万元。”
另一位广汽丰田4S店销售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没有现货,需要现在下单。 “所以没有必要像其他品牌那样大幅降价。而且我们绝大多数的车都没有受到国六b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标准。”
采访中,贝壳财经记者随机采访了店内的几位顾客,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比较优惠。 “我们看了广汽本田雅阁和雪佛兰迈锐宝,雅阁应该可以优惠3.5万元,迈锐宝综合优惠接近7万元。” 一位打算买车的顾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同的促销方式,迈锐宝的优惠力度非常大。 很诱人,但是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雅阁。
“我平日去了雪佛兰4S店,几万的优惠没看到太多人,广汽本田没有优惠,但人很多。” 这位客户分享了这几天的选车经历,最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决定再看一眼,也许过段时间价格会更漂亮一些?”
在降价潮下,日产还针对部分车型推出了丰厚的补贴政策,比如纯电动SUV雅睿的优惠就达到了近6万元。 不过,上周日下午,店内来看车的顾客依然不多。
销量和换机不畅 车企有降价计划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奢侈品牌还没有正式宣布降价。 其中,奥迪和保时捷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加入这场“价格战”。 早在3月9日,宝马就曾辟谣降价幅度超过10万元的传闻,称“宝马的市场指导价没有改变”。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北京及北京周边的豪华品牌4S店发现,尾市仍有一定优惠,个别车型降价幅度可达12万至15万元。 3月21日,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宝马1系和2系的优惠力度都比较大,最高优惠8万到10万元。 “如果买车,具体优惠可以再详细商量。”
其实就宝马品牌而言,宝马1系和2系在销量和配置上并不突出,只是定价比较高。 贝壳财经记者还注意到,北京奔驰的终端优惠力度也不小,如纯电动轿车EQC、SUV车型GLE均降价10万元左右。 这两款车的销量并不强劲。 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纯电动中型SUV EQC 2月份销量仅为62辆,属于相当“边缘”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降价幅度较大的机型大多被贴上“销量不佳”、“即将换代”、“利润空间大”、“非核心产品”等标签。 比如东风本田新款CR-V上市,老款CR-V的优惠幅度达到4万元左右。 东风雪铁龙C6是多年老款,不是核心产品,优惠自然更大。
贝壳财经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广汽丰田4S店的产品价格体系较为稳定。 其中凯美瑞降价约2万元,与之前的优惠基本持平。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一汽丰田也差不多,真要说竞争的话,其实更多的是日系车之间的‘打架’,因为用户群体都差不多。” 广汽丰田4S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目前,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都没有官宣降价,这些车企本身就具备‘品牌溢价’和‘社会属性’,如果跟进降价,‘风格’就不是“够了。而且如果你想购买奢侈品牌,获得奢侈品体验的用户,也不是大促销的目标用户。” 汽车分析师凌然表示,虽然豪华品牌维持现有价格体系,但终端暗中降价更多是出于“爱惜羽毛”的考虑。
凌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车企对促销的态度不一。 “部分车企在国六b到来之前,不得不清理库存,部分车企面临销售压力,在3月汽车销售淡季加大促销力度是以往常有的事” 凌然认为,每一次排放标准的升级,都会给车市带来价格波动。 至于没有这种顾虑的车企,可能会加大营销力度,但实际投入不会太大。
“国六”全称是“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于其复杂性和标准门槛高于“欧六”标准,在业内也被称为“全球最严排放标准”。
根据规定,国六标准的实施分为甲、乙两个阶段。 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登记的轻型车均应满足国6a阶段标准要求。 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登记的轻型汽车均应满足国标6b阶段要求。 其中,国六排放标准引入了《关于真实驾驶污染物排放测试》(简称“RDE”),不符合RDE要求的车辆将无法上牌销售.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本轮排放升级调整窗口期较长,北京、天津等多地已提前完成切换。 在经历了从国5转国6a的阵痛后,预计车企会提前做好准备。 目前多为2022年4月以来的累计库存淘宝打折,排放升级对行业影响有限。
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家车企了解到,他们并不完全认同“大幅降价促销”的策略。
“每个品牌都有价值和属性,今天优惠9万元,明天优惠6万元,会让用户觉得‘这车值这个价’。虽然短期内看起来能拿到更多的订单,但在长此以往,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合资品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对此,有车企建议,补贴要稳中有进。 例如,“加配不加价”的产品矩阵和“小而长”的补贴形式,可能会避免引发各大企业和地方的竞相促销。
前所未有的折扣,一把“双刃剑”
湖北“倒表降价”正在汽车行业呈现鲶鱼效应。
3月9日,中国一汽在吉林省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限时优惠活动,涵盖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捷达等一汽解放旗下乘用车品牌。 轻型货车产品,补贴总额1.5亿元,单车最高补贴3.7万元。
3月17日,四川成都市接过“接力棒”,再次点燃车市降价狂欢。 成都市龙泉驿区启动汽车消费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30日,累计发放补贴1亿元,自行车累计补贴达15万元。 参与品牌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插电式车型。 这也成为成都汽车促销活动史上优惠幅度最大、国产新能源品牌车型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惠民购车盛会。
但随着补贴促销席卷全国,这种模式也引发了争议。
“汽车厂商降价回笼资金清库存是普遍的市场行为,政府提供资金鼓励汽车消费也值得提倡,但武汉市、区政府的资金补贴只是针对性的“在本土生产的汽车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了争议,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汽车市场的有序发展。” 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开表示,只补贴国产汽车品牌是不公平的。 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本土保护色,对非本土汽车品牌不公平。 此外,广大消费者持币购买,并未起到促销作用。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客流量均有明显增长,但交易额却明显下降。 在该协会看来,各地近期陆续出台了促销政策。 如果都效仿武汉,只补贴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对此,中旅协表示,湖北省3月份出台的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彰显了汽车大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的决心。 预计短期内可能对中部省份的销售结构产生虹吸效应。
不过,根据客运协会3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此次降价吸引了消费者到店咨询,但同时消费者也产生了观望情绪。 今年3月1日至12日,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41.4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1%。 乘用车周度零售额同比、环比双双下降。 今年以来,汽车累计零售309.4万辆,同比下降19%。
中旅协指出,虽然春节后车市逐步回暖,但区域刺激政策明显提振了严重依赖线下接触的购车服务市场信心。 但从3月前两周来看,终端客流转化率不高,消费者观望情绪高涨。
一系列连锁反应逐渐显现,引发业内对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讨论。
“因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这种‘翻盘’(升职)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长城汽车总裁穆锋在接受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有的(企业)拿真金白银来‘翻盘’,有的是因为潜在隐患,有的是为了从中套取钱财。”资本市场。每个人“翻盘”的起点不同,不会在同一时间点结束。降价不如技术升级。”
蔚来销售运营助理副总裁濮阳认为,这波“降价”来势汹汹,但很快就会平息。 因为即使大幅降价,也无法改变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技术能源革新进程。 燃油车想通过价格来打通周期是不现实的。
他表示,降价可能会在短期内缓解下行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市场还是要回归到价值层面。 因此,打价格战不如打价值战,通过价值创造和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结构重塑,燃油车与新能源角力
不同于以往的汽车促销活动,本轮集体降价既有提振车市的迫切需要,也体现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格局的变化。
去年底,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补贴相继取消。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短期内面临压力。 进入2023年,“鲶鱼”特斯拉将通过降价不断炒作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进调价。 龙头车企想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在电动化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不断占据燃油车市场份额,进入相互竞争的关键阶段。
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 低于行业预期。 今年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总量为77.1万辆,同比增长约24.6%,市场渗透率连续两个月超过25%。
“今年年初,国内乘用车销量出现同比下滑,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较快增长,为此,燃油车需要降价才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 濮阳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分析车市降价情况时指出,年初以来,部分新能源车企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导致部分燃油车销售不畅,企业库存压力普遍加大。 因此,一些车企对部分燃油车进行了大规模促销,通过去库存来收回成本。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情况,今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同比增加4.3%,环比增加7.2%。 ,库存压力大。
北京某经销商集团工作人员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国标转换都会给车市带来一波“降价”。 然而,排放标准的升级只是原因之一。 “3月是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一般是汽车销售行业的淡季,价格优惠更多是出于促销冲动。”
“在汽车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当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出台多种措施,促进汽车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从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出台普惠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惠及消费者。 共同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恢复和提振消费信心。
年初以来,各地拉开拉动汽车消费的大幕。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河南、上海、浙江、北京、四川、西安等至少20个城市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一揽子政策,通过“真金白银”引导汽车消费,包括2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购车补贴。 这些政策覆盖的城市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而且大部分在一季度开始和结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近期,各地官方宣布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同时逐步出台促进汽车消费、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注入信心,预计今年车市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总销量预计增长3%,新能源汽车预计增长35%,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炳白昊天王琳琳编辑王金玉校对杨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