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泰百货等因哄抬物价被国家发改委处罚后北京打折商场,北京商场常见的“打折”、“送”、“减”等促销字眼一下子消失了。
商场促销活动开始变得“无形”。 有的商场只标一个价格,消费者要问才能知道真正的售价。 取消优惠后,部分商品竟“变相涨价”,让不少消费者不知所措。
折扣措辞完全缺失
在商场林立的西单商圈,以往挂在中友百货、君泰百货、西单购物中心等外墙上的巨幅促销广告已经不见踪影。 只有中友百货西门外的一根柱子上写着“满100元减40元”,规模大不如前。
这大概是整个西单地区唯一标有“负”字的促销广告,但中友百货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只是部分专柜的活动。
有消费者反映,优惠活动的“消失”是从“5月1日”之后开始的。 “以前商场都是找借口搞促销,最近像样的全场活动少之又少。”
经调查发现,母亲节、双休日等促销理由未能“吸引”商场,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了提升销量的良机。 基本上就是购物满一定金额就象征性的打折,赠送礼物。
商品促销重命名优惠
为了规避风险,一些商场悄然改变了促销方式。
在岚道大厦,专柜里的商品几乎都是原价销售。 但如果细问,消费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一楼鞋区宾都专柜,一双标价528元的女鞋销售人员说,“优惠价316元,现在不打折了。叫‘打折’北京打折商场,优惠价316元。”
另一家女鞋品牌的销售人员表示,春鞋可以打折40%,夏鞋可以打20%。
由于每个商场的定价方式不同,消费者货比三家非常困难。
“原来在一些购物论坛上,可以提前看到商场的促销活动,我可以先根据自己喜欢的商品,算出哪个活动划算,就去买最便宜的。” 消费者刘女士说,“但是现在,你得一个个跑,看哪个便宜。”
商品价格借机跳涨
部分商品有“优惠”,但目前更多商家实行“出价多少就卖多少”的措施。 这也是为了让习惯打折的消费者感受到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西单商圈某女鞋品牌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现在是按净价销售。 这个牌子的女鞋价格一般在500到1000元,但以前搞各种促销活动的时候,往往是300到500元中奖,一下子涨价几百元。 这种“变相涨价”让不少消费者不知所措。
“感觉贵了很多。尤其是鞋子,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折扣打折,即使是新款推出,也能有10%的折扣。如果商场有活动,折扣会更多。现在一点折扣都没有,一双便宜的鞋要几百块钱。 有消费者表示,取消优惠后,涨价幅度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