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热量、辣度……零食总能勾起人们内心最直接的渴望。
因欲望而生的市场,让零食成为一门非常好的生意。 休闲零食行业的发展让很多人为之感动。 据摩拜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休闲零食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休闲零食行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1%。 多于。
休闲零食比其他零食更受欢迎。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那些知名零食品牌在最好的时候崛起,实现了从0到1,但没有一个能够成长为真正的行业巨头。 根据Euromonitor数据,前三名休闲零食的市场份额勉强超过15%。
而现在,新浪潮再次兴起。 新商业模式下,零食折扣店大行其道品牌女装折扣店加盟网,低价竞争、融资圈地、加盟扩张激起休闲零食行业的暗流。
商业世界多变而残酷,每一次变革都将重塑竞争逻辑和市场格局。 休闲零食的发展迭代了40多年。 行业玩家可以抓住行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而赶不上变化的只能留在行业洗牌中。
在回首过去、着眼当下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探讨以下问题:休闲零食发展以来,竞争逻辑是如何演变的? 不同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当“量”红利消退,休闲零食行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 以及如何获得它?
外资品牌横扫国产零食“补习班”
从1980年到2023年,休闲零食经历了四个关键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零食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瓜子、糖果等常见的长线产品,主要渠道是街边小店和批发市场。
20世纪90年代,国外零食品牌加速在中国的品类扩张。 在这个阶段,上好家这个以华侨身份归国的菲律宾品牌,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1994年,意大利糖果巨头不凡帝范梅勒的比巴布泡泡糖在中国一经推出便席卷糖果市场; 1996年进入国内,奥利奥成为巧克力饼干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缺乏技术和资金,更谈不上在快消品方面的营销经验。 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国产品牌在外资面前都缺乏竞争力。 但也正是国外品牌的进入,让中国零食行业可以借鉴世界先进经验。
此后,大力园、冠生园、盼盼等国产品牌依靠模仿+性价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惨烈突围后,慢慢进入了主流超市货架。
性价比也构成了中国零食行业增长趋势的主色调。
直销或特许经营可能不是问题
2000年以来,本土零食品牌纷纷发力。
但在没有电商的时代,商超KA的统治力远超目前任何一个渠道。 休闲食品行业庞大而分散,在超市面前没有话语权。 迫切需要一个聚合的、低成本的渠道。
2002年,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第一个小吃集合店品牌来伊份诞生于上海。
当时上海超市里的零食产品几乎都是3-5元的高价品牌,如上好家虾饼、旺旺朗味鲜、格力高菜园糕等。 而且无论是去家乐福还是去百联,零食都高度相似。
相比之下,来伊份的休闲食品品类更新更频繁,散装零售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计量需求,性价比更高。 十年前,仅仅依靠上海及周边地区,来伊份就能够进入中国商业超级企业100强中的30家左右。
来伊份的成功证明了休闲食品集合店的模式奏效了。 这门生意的核心是做零售,做好渠道,掌握供应链,然后一直开店。 2003年,百草味在杭州下沙开设第一家门店; 2006年,良品铺子诞生于武汉汉口商业中心武汉国际广场。
此后,三大零食巨头也纷纷走出市场,完成各自区域的扩张。 来伊份称霸上海进军江苏,百草味圈地浙江,良品铺子立足华中。
这个时间点,没有国手,但谁没有称霸行业的梦想呢? 而如果要扩大门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营和加盟。
长期以来,来伊份一直痴迷于直销模式。 这种执念来自长期竞争发展的经验。 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统一的资金调动、完善的人才管理,让来伊份在多年的竞争中拥有充足的资金、持续的收入增长和良好的品牌口碑。
然而,商业并不总是有标准答案。
2012年,获得今日资本融资的良品铺子开启了特许经营的大门,为零食特许经营给出了新的答案。
与其他行业的特许经营相比,零食的特许经营模式更轻、更简单,产品全部标准化,统一视觉系统、管理系统、物流配送后可以复制。 此外,通过移动互联网对终端门店的管理,良品铺子的门店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2012年至2016年,良品铺子加盟店从0家增加到763家,到2020年初,良品铺子加盟店将突破1400家,直营店将从1005家减少到775家。
就在良品铺子和来伊份争论到底是搞加盟还是直销的时候。
出现了新物种。
电商渠道崛起,三只松鼠反超
2012年,移动互联网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今年双11天猫淘宝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
在这浩瀚的车海中,突然冒出了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以山核桃为爆款产品,采用代工模式,以自有品牌为主进行营销和宣传,收集流量后迅速铺开市场。 入驻天猫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日销量1000单。 双十一当天,它以10万笔订单打破了记录。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只松鼠的营收就达到了七百万以上。
线上渠道虽然放弃了一些即食消费场景,但受到价格优势的青睐。 流量已成为公司规模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三只松鼠依靠线上渠道放量,实现弯道超车。
不管是线下门店,三只松鼠都能有更快的上新周期,更高的新品容错率,更少的新品备货。 这些优势提高了产品的回购率和转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存。 和物流压力。
与线下相比,线上所有的消费数据都可以积累,积累的数据也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 几乎可以说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这是否意味着纯电商模式就无敌了? 并不真地。
2017年以来,线上渗透率达到顶峰,流量越来越贵,三只松鼠每年都需要花大价钱购买流量。 由于严重依赖线上平台和流量,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很低,远不及以线下为主的来伊份和百草味。
从对战到中场,多元化的渠道布局正式成为行业顶尖玩家的标配。 零食企业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以品牌力为抓手,统筹线上线下渠道。
新竞争格局下,各企业探索新出路
现在,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变化。
2019年开始,一种新的零售业态“零食折扣店”开始在下沉市场流行起来。 零食折扣店的兴起背后是渠道效率和供应链效率的升级。
放弃品牌力加持,零食折扣店以品类为驱动,品类为品牌,价格有下调空间。 零食折扣店的产品价格比超市低20%到30%; 店面面积比较大,一般在120+平方米。 同时,店内商品以价廉物美为主,销售形式分散,保证了消费者购买选择的丰富性。
在终端价格较低的情况下,零食折扣店的零售体系依然保持着财务稳定。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零食折扣店总部的毛利率为8%至9%,净利率为1%至2%。 终端零食折扣店的毛利率为18%至20%,净利率为6%至7%。
作为零食折扣店的主要代表,小零食生意火爆,而小零食Bes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加入了引流的水和饮料。 零食折扣店的出现,成功地将零食行业调整为微利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零食折扣店需要靠高效率来赚钱。
高效率必然需要轻资产和高扩张,重点可以放在店址、供应链和加盟商上。
零食折扣店选择加盟模式。 开在社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租金压力,衡量附近的人流量,精准选址打折信息,保证门店的复购率。
据界面新闻报道,该模式将原有渠道体系50%的毛利降低至30%以下。 在降低渠道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终端零售价品牌女装折扣店加盟网,符合“大众商业,性价比至上”的模式。 . 解决了商场高昂的进场费、渠道费、促销费等问题,提高了零食产品的价格,减少了价值流失,一举活跃了零食存量市场。
凭借高性价比和社区选址优势,近两年在疫情的扰动下,零食折扣店逆势快速扩张。 据中信证券测算,到2022年底,零食折扣店将达到1万家,长期来看,行业潜力可达10万家。 事实上,几乎所有新兴的零食折扣店都选择了加盟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根据官方数据,Snacks很忙。 仅2022年,新店数量就达到1200家。 成立六年来,全国门店总数已超过2000家。
流量意味着供应链的溢价权,大厂的品牌妥协了。 洽洽食品、盐津铺子、劲仔、甘源、喜之郎等大品牌都开始入驻折扣零食店。 盐津铺子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与小食都忙、小食友铭、戴永红、好香来、老婆、唐巢、小食优品等热门品牌有深度合作。 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
事实上,零食折扣店是大型消费品中少有的受到资本青睐的业态。
今年2月,“赵一鸣小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由黑蚂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 2021年5月,成立四年的《小零食很忙》宣布完成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启诚资本和明月资本跟投; 六、资本等机构或个人投资。
没有企业是一劳永逸的。 商业竞争不到最后一刻,谁胜谁负还不得而知。
对于行业玩家来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考验着企业的商业头脑和胆识,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以及渠道实力和运营能力。 休闲零食无限博弈的残酷之处在于,已经跟上变化的企业无法高枕无忧。 企业只是拿到了下一轮竞争的入场券,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新的变化。
也许多年以后,很多成熟的零食品牌可能都没有想到,威胁自己地位的不是零食品牌,而是简单纯粹的零食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卢志峰,36氪获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