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2月,Harrods百货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8%至21亿英镑,其中20%的消费来自中国游客
作者| 周惠宁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潜力已成为各行各业巨头的磁石。
据时尚商业消息,位于英国伦敦骑士桥的奢侈品百货公司Harrods近日宣布,随着中国年轻消费者购买力的崛起,中国本土奢侈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将在其旗下门店开店。 2020年第一家店在中国上海浦东。海外永久旗舰店,致力于为中国富裕的消费者,尤其是千禧一代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服务。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哪里有品牌折扣店,Harrods 通过在中国举办活动和开设快闪店,不断加强其在这个人口大国的影响力。 伦敦旗舰店引入微信支付的目的是从线上到线下尽可能多地抓住中国消费者。
根据贝恩公司与招商银行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在全球地缘经济冲击持续的背景下,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已达190万亿元,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约17万,可投资资产5000万以上人群约32万。 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仍有增长潜力,有望在2019年底突破200万亿大关。
根据贝恩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测报告》,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8%至1.26万亿欧元,其中,受中国市场和年轻消费者的推动消费者、个人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 7% 至 2810 亿欧元,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 3350 亿至 3750 亿欧元。 贝恩集团合伙人Claudia D'Arpizio强调,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正在向本土市场转移。
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社会裂变:中国“80后”“90后”催生全球奢侈品新赛道》上海哪里有品牌折扣店,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40%,并将未来 6 年行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Emerging Communications的报告指出,除了中国本土消费者,在纽约、巴黎、伦敦和墨尔本等主要地区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奢侈品牌的重要目标群体。 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中国留学生通常有可观的收入。 不包括房租和生活费在内的可支配资金,每年花在奢侈品和其他方面的资金高达37,000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消费者正在成为过去10年推动全球奢侈品行业爆发的无形之手。 资产管理公司CQS New City Equity基金经理Raphael Pitoun甚至表示,“奢侈品在中国就像是一种必需品”。
Harrods百货负责人Michael Ward强调,未来五年的增长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和千禧一代,因此Harrods百货进军中国大陆是关键一步。 “跟着钱走很重要,中国无疑是最有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Michael Ward还透露,鉴于中国年轻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购买力的提升,美妆和中国市场成为哈罗德百货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除了明年将在中国开设的旗舰店,Harrods还将在英国埃塞克斯的Lakeside Mall,随后在米尔顿凯恩斯推出首款全新的H Beauty概念车。
Harrods 创立于 1834 年,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奢侈品百货公司,占地面积达 18,000 平方米。 除了自有品牌外,还囊括最全的英国本土品牌和所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 Global Data 咨询总监约瑟夫·罗宾逊表示,这家拥有 185 年历史的奢侈品百货公司远不止卖商品。 超前的服务意识是其持续成功的关键。
据悉,Harrods百货有专门的会员系统,会根据收集到的每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喜好数据库,发送相应的产品促销信息。 此外,Harrods百货还设有28家餐厅,以及预约式个人购物协助、手表修复、服装定制、药妆部、美容SPA和沙龙、理发店、Harrods金融服务、Harrods银行、私人活动基地、美食派送、个人蛋糕定制、个人调香等。
据分析,Harrods百货超前的服务意识是其持续成功的关键
然而,最初,Harrods百货公司只是一家销售药品、香水、文具和水果蔬菜的杂货店。 在 1883 年 12 月上旬不幸发生火灾后,创始人查尔斯·亨利·哈罗德 (Charles Henry Harrod) 立即承诺消费者将在平安夜提供代客礼物。 优质的服务避免了一场危机,还趁机发了大财。 从那时起,“服务”二字就深深植根于百货公司的DNA中。
重建后的哈罗德百货迅速吸引了众多重量级消费者,包括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女演员莉莉·兰特里和艾伦·特里,以及英国王室成员。 1889年,查尔斯·亨利·哈罗德退休,同年哈罗德百货正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获得更多资金的哈罗德百货加快了扩张步伐。 1914年至1919年先后收购了Dickins & Jones百货公司和Kendals百货公司。 1959年被另一家英国零售巨头House of Fraser百货控股公司收购。
1985年,Mohamed Al-Fayed Harrods以6.1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Harrods百货公司。 2010年5月8日,Mohamed Al-Fayed Harrods以15亿英镑的价格将Harrods百货卖给阿拉伯王室控制的卡塔尔控股公司。 目前,Harrods百货公司已成为伦敦必到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圣诞节,都会制造出不同的豪华玻璃橱窗来吸引消费者。
受电子商务等数字零售渠道加速崛起的影响,哈罗德百货决定在2017年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计划,预算高达2亿英镑,旨在通过改造其门店吸引更多全球消费者。商店和官方网站。 该计划涵盖Harrods购物中心以及百货公司官网共计330个不同区域和100万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间,到2020年打造全球最大的男装和运动装备部门,同时将其规模扩大一倍美容部。
由于转型升级等一次性成本增加,哈罗德百货截至今年2月的2018财年销售额几乎没有增长,税前利润下降3%至1.716亿英镑。 不过,根据英国建筑事务所Sybarite和GlobalData联合发布的2019年研究报告显示,Harrods百货已经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百货公司之一,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全球最高,其年销售额截至 2018 年 2 月,同比增长 6.8% 至 21 亿英镑,其中 20% 来自中国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仅次于Harrods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百货公司是位于中国北京的SKP,2018年营业额达135亿元,目前已有超过900个品牌入驻,称霸亚洲。 上周,百货公司携手擅长打造新零售空间的韩国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为年轻顾客开设了新零售空间SKP-S,主题为“数模未来”艺术,科技与商业无缝衔接,力图为消费者打造超现实的购物场景。
有分析指出,这意味着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两家奢侈品百货将在中国市场展开较量,而在中国的“梦想之都”和“时尚之都”上海,哈罗德百货也将遭遇法国奢侈品商品。 百货标杆老佛爷百货公司。
今年9月,老佛爷百货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L+Mall正式开出新店。 共5层,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由老佛爷百货公司与IT Co., Ltd.以50:50的股权比例共同设立。 这是百货公司在中国的第二家门店,第一家位于北京。
作为享誉全球的百货品牌,老佛爷百货公司创立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目前在全球拥有64家门店
老佛爷百货于2013年与香港服装零售商IT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老佛爷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开设10家门店,营业规模有望达到10亿欧元,预计中国市场将占老佛爷全球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截至目前,老佛爷百货在全球拥有63家门店。
美国大型大型超市Costco在中国上海闵行区第一家店取得空前成功后,将于明年在浦东开设第二家店。 Costco作为会员制大卖场,最大的收入来自会员费,续费率高达90%,每年为Costco贡献近70%的收入。 据悉,Costco中国会员年费为299元/年,为全球最低。 该卡可在全球任何一家 Costco 中使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老牌奢侈品零售百货聚集的背后,是欧美零售环境的不断恶化。 迈克尔沃德承认,英国的许多商业街零售商目前都面临困难。 不仅环境设施陈旧,服务水平落后也是让消费者失望的主要原因。 一切都会变得乏味和平庸。”
据时尚商业快报早前报道,除了Harrods百货和Selfridges百货,英国的House of Fraser、Debenhams等老牌百货也在转型阵痛中。 其中,House of Fraser于去年8月被运动服饰零售商Sports Direct的老板Mike Ashley收购。 由于百货公司业绩不佳,迈克阿什利表示遗憾,并强调要扭转局面并不容易。
今年年初陷入破产困境的Debenhams近日透露,希望旗下20家实体店能获得高达25%的租金折扣,并降低网站服务费。 作为交换,Debenhams 将废除商店租约中的违约条款。 有分析指出,此举表明英国零售业依然疲软。 Debenhams 计划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分别关闭 22 家和 28 家门店。
此外,美国百货零售商也深陷困境。 瑞银分析师 Jay Sole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该银行追踪服装和电子产品等零售卖家的指数目前被低估,第三季度商店数量下降 6%,是过去十年来第二慢的。 不过,这部分零售商还没有走出困境。 13家上市零售商今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门店总数近1.2万家,但整体利润为负。
分析师Jay Sole进一步指出,对于百货业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美国的消费者,而是自身的问题。 据调查,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时代巨头已经蚕食了行业。 仍然是它最大的痛点。 由于租金高昂,拥有96年历史的美国奢侈品百货Barneys于今年8月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知识产权被品牌管理公司ABG以2.7亿美元收购。
Barneys百货始创于1923年,至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1960年代,在其创始人之子Fred的带领下,Barneys从品牌折扣店转型为奢侈品零售商,如今又面临Net-a-porter、Farfetch等奢侈品电商。
巴黎老佛爷等奢侈品百货的情况并不理想。 持续近一年的“黄背心”抗议活动仍在继续。 今年11月,老佛爷百货因“黄背心”示威者的影响而暂时停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截至目前,老佛爷百货还未就临时停业造成的损失表态,但今年3月,百货公司总经理Nicolas Houzé透露,“黄背心”造成的相关损失集团的资金流动达 5000 万欧元。
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并不代表什么。 这只是所有挑战的开始。 Harrods需要警惕的是,无论其潜力有多大,市场容量始终是有限的。 业内不乏海外零售商在中国市场关停的案例。
创立于1858年的梅西百货,在三度发力中国市场均未果后淘宝打折,于去年年底关闭了官网和在华所有线下门店。 200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玛莎百货也于2016年11月关门歇业,3月8日正式退市,都是水土不服,未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日本高岛屋在上海古北区的首家中国门店也因设施陈旧、连续三年亏损等因素原计划于8月25日关门。 在部门的协助下,该集团现决定继续营运。
在实体奢侈品百货频频退场之际,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电商平台Net-a-Porter、英国奢侈品电商Farfetch纷纷加入阿里巴巴、京东,开始发力奢侈品电商。中国市场。 时尚奢侈品零售平台Moda Operandi也在今年8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任命杨明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Harrods 还面临来自当地商业地产巨头的激烈竞争。 在大环境下,今年上海新增购物中心44家。 一位消息人士向时尚商业快报透露,新装修的港汇恒隆广场与仅一街之隔的徐家汇中心ITC核心奢侈品牌的重合率将达到50%,令人担忧。
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66广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劲敌。 作为国内上海“奢侈品零售的风向标”,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年,上海恒隆总收入同比增长10%至15.5亿元人民币,租金收入和零售额增长12% %和13%,商场出租率达99%。 去年9月,商场推出全新会员计划“恒隆会”,为消费者提供专属、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更持久的关系。
要想征服中国市场,首先要了解中国消费者。 在高度数字化、年轻化的今天,社交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新关键词,体验和生活享受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关注点。 哈罗德要在中国复制其全球最赚钱百货公司的神话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