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招数
1、视觉冲击
我用的碗自然是觉得面多了点,其实我加了一点汤,一看就让人觉得赚到了。
使产品看起来更加美观,增加客户对产品的好感度。
(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卖月饼,盒子很豪华,但你抽到的50元可能是盒子价格的30元)
2、心理暗示
批发产品的空箱子堆在附近。 顾客看到这么多箱子都卖光了,觉得这家店的销量绝对是高的。 销量高说明产品好。 事实上,箱子里的大部分货物都放在家里。 取出盒子。
(现实生活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些小店,店门口放着空箱子的产品,让别人以为这家店有好东西)
3、非整数定价法
两家店,同样的商品,一件卖10元,一件卖9.9元。 这时候顾客觉得一个不到10元,一个是整整10元,自然会买9.9元。 9.9元的价格虽然看似少了1分钱,但批发价其实是7元。
(现实生活中最经典的就是超市,商品的价格往往不是整数,虽然现金支付不方便商家打折套路,但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机支付)
4. 锚定效应
从当初命运的选择(买或不买)到买多少,选项里没有的你很可能不会选择不买,你一定会买。 及时,你可能以前就知道这个概念,但时间紧迫自然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想它。
比较高的原价和现在好像降价了的价格,自然觉得赚大了。
(现实生活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商家不会问你要不要加鸡蛋,而是直接问你加多少鸡蛋
两者大多出现在超市,是的又是超市。 他们将有一个标有“原价”和当前价格被划掉的标志)
五、同价策略
把产品分成几个包,都是一样的价格。 这是因为顾客要选择便宜的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选不选套餐。 这有点像锚定效应。
(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饭店,它不是普通的饭店,专门卖西餐、鱼、煲仔饭等。)
6.数量锚定
同样的饮料,一家3元一杯,另一家6元一杯。 数量是锚点。 如果你说卖两个杯子,那就买一个奖杯。 这时候,顾客只要买一个杯子就可以了。 这也是增加销量的一种方式。
7. 限时优惠。
在固定的时间里,适当的折扣会让人觉得很稀有,时间紧迫,所以都跑过去买
(现实生活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超市举办活动,对,又是超市,当然街上也有鞋子和衣服。)
8.全减策略
买满200元的商品立马立减10元,或者满200元立减10%,让人觉得减的钱很划算。 但是买一件东西是不可能到200的,买多了也用不上。 没关系,买别的吧。 就这样东看看西看看,往往是满满一车的购物车。
九、营销技巧
如果其他客户被全打折策略套住,十有八九会犹豫。 因为他要花比原计划更多的钱。 这时候营销技巧就很重要了。 有时候酒店门口有个售货员,说的很流利,让你愣了一会儿商家打折套路,买别的产品发呆,有时候还觉得自己赚了。 这就是营销技巧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最经典的例子,可能经常出现在你家门口)
十、深度绑定
深度绑定基本上就是统计积分、优惠券、会员。
在外面吃完,店主会给你一张积分卡:“嘿,小帅哥,我有缘送你这张积分卡,你看,你每次来,都会给你记一张,只要来我们店10次,马上有奖赏,免费赠送一碗的券,收下就行了。 这时候,如果店主在积分卡上写上这样一个限定日期,原本只是来试吃的你,马上就会变成回头客,销量就会不断增加。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人开了一家农家旅馆淘宝打折,因为竞争激烈,老板想了个妙招:举办活动,内容一般是体验农民劳动,只需要种白菜之类的蔬菜就行。明年他来的时候吃你自己种的菜,期间不用担心,店员会照顾你种的菜,这个方法巧妙的把你变成回头客,如果你标价在种子之类的,你可以发财)
好吧,好吧,我们开始吧,
这些只是对一些“学术术语”(套路)的一些解释,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一是生活精彩,二是因为看视频。
@小蓝旗墨君原创,具体“学术术语”来自@见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