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

折扣店超市如何盈利(资本捧场零售商“抢食”,折扣超市终于崛起了?)

商超的下一个风口来了。

1月15日,苏宁首家折扣超市在马鞍山盛大亮相,150㎡门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 按照规划,苏宁折扣超市2022年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

在苏宁之前,盒马先入局。 2021 年 10 月,盒马鲜生在上海开设了首家盒马鲜生奥特莱斯门店,主打打折生鲜和冷冻产品。 目前,门店已拓展至南京、北京等地。

大玩家扎堆入局的背后,是中国折扣超市的爆发。 据商业地产头条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5家折扣超市品牌获得融资,最高融资额达数百万美元。

资本入局,零售商“抢食”,折扣超市终于崛起?

1折扣超市华人众生

几百平米的小店里,几个货架上摆满了“短期”“滞销”的食品、饮料和日用品,却因为价格低廉,吸引了很多粉丝。 原有的粗打折超市多采用软打折模式,即通过销售断货、底货、金融抵押等方式,实现超低价,获得第一批客户,理由是产品本身是不够的。

随着消费升级的大潮,国内折扣超市纷纷走“高大上”的路线,从“软折扣”转向“硬折扣”。 后者意在通过降低SKU和运营成本、构建垂直供应、推出Private Brand(自有品牌)等方式来降低渠道零售价格。

于是,中国的折扣超市呈现出多种路径:有的坚持“卖”短期产品,有的转身卖正价产品,有的大胆推出会员制折扣店。

目前,国内不少折扣超市以快消品为切入点,整合上游商品资源,以“骨折价”销售。 典型玩家包括2020年诞生的小象生活、爱折扣(原名十惠帮),主要从品牌厂商、第三方经销商、快消品品牌代理商、各大商超便利店系统“进货”。

临时商品供应存在不确定性,日期越好越抢手。 各路玩家反应稍晚,空手而归。 为保证货源稳定折扣店超市如何盈利,折扣商和超市纷纷使出新招。

小象生活和爱心折扣增加了非时期产品的数量,并上架了一些本土品牌或小众品牌的新产品,以补充“时期”产品的SKU。 这已成为折扣超市迭代产品类型的重要方向。

HitGoo这家临时商品“破圈”的好卖,依然主打“低价”和“特卖”,但也在逐渐撕掉“临时”的标签。 目前两家店的商品以二三线品牌为主,也有非知名国际品牌。

其实,在中国,“硬折扣店”并不新鲜。 2018年“卖身”给苏宁的西班牙零售商Dia Tiantian是这一业务的OG玩家,但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相比之下,后来者德国的ALDI(中文名“奥乐奇”)却大获成功。 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开业当天就有6万人排队,随后在上海开了20多家店。 不是很多。

图片来源/阿尔迪阿尔迪

失重宝和惠麦秒分别是HitGoo和Elephant Life孵化的子品牌,均为会员制仓储式折扣店。

惠麦秒面积800-1000平方米,门店SKU约1100个,聚焦生活和家居生活两大场景,加大日化、水果、烘焙的比重,推出一系列自营产品品牌产品。

图片来源/惠麦喵超级优惠仓

失重宝首店于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崇文门新世界百货二期开业。 品类,客单价在60-100元之间,计划制作中国版《堂吉诃德》。

图片来源/嗨易购微信公众号

与失重宝、惠麦喵的自主创新路径不同,哲曼曼选择对原有门店进行迭代。 去年12月24日,哲曼曼在南通港闸万达推出首家会员制仓储式折扣店。

值得一提的是,HitGoo、小象生活、哲曼曼等新一波玩家,都在机缘巧合下瞄准了会员制。 三省仓成立于2021年2月,有普通会员(免费订阅)和PLUS会员(9.9元/年起)两种模式; 小象生活推出9.9元月卡、99元年卡和139元家庭卡(主卡2张附属卡),门店月销售额超过36万元,会员卡消费占比60%。

2折扣超市喜欢在哪里开店?

在门店形式上,折扣超市花样百出; 在门店选址上,逐渐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是专做社区,直达家庭消费,产品以日用品为主; 另一种是进军人流量大的商圈,推出爆款产品,意在收割年轻白领。

早期的折扣超市主要销售保质期有限的短期食品。 为了保证高周转率,他们只能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店。 出于低租金的考虑,“门口”成了首选。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折扣店几乎都分布在大街小巷。

目前,社区周边仍有多家折扣超市进驻,如Aidiscount、Elephant Life,以及2016年进入上海的德国超市Bieder,他们的社区门店单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商品以家庭日常消费为主,包括零食、饮料、粮油、米粉、调味品等。

图片来源/必得

尽管只是一家社区企业,但这些折扣超市经营良好。 以爱折为例,部分门店的单方效率极高,单店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

在城市扩张的道路上,Aidiscount和潇湘的人生颇为相似。 它们都是从大本营出发,然后辐射到周边城市,尤其是下沉市场。 爱心折扣逐渐从天津转移到北京、河北和山西,其中北京门店占比仅为18%; 潇湘生活以南京为起点,向周边县市下沉。 其创始人苏海辉曾表示,“我不会开到一线”;新品牌“惠麦秒”主要在镇江、无锡、常州等地开店,将“下沉业务”进行到底。

风吹来,折扣超市也不愿意只做社区生意。 越来越多的玩家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商圈开店。 先后开进了徐汇商城、莲花路车站购物中心等网红地。

不仅是ALDI,好百、HitGoo、BOOM BOOM MART、哲曼曼等折扣超市也是商场的“常客”。 例如,北京的多家门店位于望京、三里屯、亚运村等黄金商圈,并进驻了朝阳大悦城、汇聚西红门等顶级购物中心。

与进驻社区的小象不同,这些进驻商场的折扣超市更注重营造“品质”的店内氛围。 如豪特卖的店面设计统一采用醒目的正红色,大大的“HotMaxx”、“省钱才是硬道理”等标语随处可见。

走进商场的折扣超市,在选品上多注意潮流、流行的商品。 BOOM BOOM MART主打相对主流品牌的爆款和新鲜产品。 拥有元气森林、好望水等新消费品牌。 同时拥有丰富的葡萄酒品牌。 店里的一些常规产品甚至以正常价格出售。 下一个新产品和新品牌试验场。

图片来源/BOOM BOOM MART

显然,Good Deals和Prosperous Bazaars都有自己进军商场的打算。 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商圈的高客流,更重要的是顶流带来的品牌增量和可复制性。 与大街小巷相比,shopping mall店铺更具交际性,有利于抓住用户心智; 标准化选址,便于大规模扩容。

从选品来看,这些偏爱人流量大的商圈的折扣超市,更喜欢聚集在生意活跃的高线城市。 ALDI的22家门店全部位于上海,16家全折扣店位于上海、杭州和南京。 HitGoo和HitGoo喜欢在一二线城市开店。 新品牌“失重宝”位于上海、深圳和广州。 、成都等地准备专卖店。

3 海外折扣店启示录

国内折扣超市虽然全面爆发,但目前还没有推出一个领军品牌。 相比之下,起步较早的海外折扣店,靠着低价优质、降本增效,成为了穿梭循环的“韧性”物种。

在德国,有Aldi、Lidl、Norma等平价超市; 在美国,有高端时尚折扣店TJX、低端折扣百货Ross、美国第一美元连锁店Dollar Tree; 在日本,堂吉诃德、大创、赛丽亚等“百元店”。

无论是“硬折扣”还是“软折扣”,他们的经验和做法都可以为中国本土折扣店品牌所借鉴。

为避免库存积压成为“垃圾场”,折扣店必须保持高周转率。

通过在繁华城区开店以保持稳定的高客流,保持高营业额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不过,这也意味着门店要承受更高的租金压力。 一旦选址出现偏差,就会拉低整体利润。

所以,找个落脚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这方面,堂吉诃德做到了很高的性价比。 在香港核心区街铺空置率持续攀升的现状下,逆市“抄底”开店,收割铜锣湾、中环等核心地段街铺低价区。 预计到2024年6月折扣店超市如何盈利,其香港门店数量将达到24家,仅次于夏威夷的31家门店。

图片来源/堂吉诃德官网

另一个保持高周转率的方法是“抱大腿”,精准抓客流。 Dollar Tree 是此类的典型代表。

Dollar Tree作为连锁的一元店,深知客流对店铺生存的重要性。 因此,在选址上,将紧跟沃尔玛,紧邻商业街、商场内或独立开店。 数据显示,其 84% 的门店距离沃尔玛不到 10 分钟车程,而 Dollar General 的这一比例为 54%。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共享沃尔玛培育的成熟商圈的海量客流。 店面越小,离停车场越近,有效挡住了在沃尔玛店内寻觅低价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低价不等于低质,高品质是高回购率的前提。 为了保持这一点,重要的是建立高效的供应链并推广自有品牌。

大创在全球范围内甄选供应商,对供应商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审核标准,尤其是口红、巧克力等高温易融产品,从源头批量采购,降低成本; 或直接与厂家洽谈低价定制。

但是直接从工厂采购是不够的。 优化供应链和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设立或投资海外代工生产自己的品牌来实现。

大创在全球45个国家拥有1400家制造商和10个生产工厂,自主研发的产品占比高达99%。 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做到低价优质,从而提高毛利率。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严格控制门店运营成本的情况下,需要打造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模式,快速扩张,释放规模效应。

折扣店具有“低成本、高毛利”的能力。 例如2009年Ross单店员工约45人,同期TJX约56人。 2019年,在门店数量扩张1.8倍的情况下,Ross单店员工人数维持在51人左右,而TJX同期为63人左右。 这种强大的门店成本控制是罗斯高毛利率的关键驱动力。

基于此,大规模扩张势在必行。

Dollar Tree在扩张路径上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 以“小”为进,门店可以下沉到一些沃尔玛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 在这些中小城市,Dollar Tree开设了低租金、高密度的门店,以“低价便利店”嵌入消费者日常购物场景,抢占市场份额。

元树门店分布图

未来,以美国、日本、德国的折扣店为参考样本,国内折扣超市将不断减少“短线业务”淘宝打折,向“硬折扣店”模式演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采取差异化大动作成为必然选择,新一轮商超大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往期好文

季琦:干大事,最需要这3类人

顶级高手:如何做重大决定!

诺基亚:你以为它死了,其实它已重回世界第二!

2021年,购物中心首层租户变了

顺丰王卫:我对信仰、工作和财富的理解

赞(0)
转载请注明出处:0512打折网 » 折扣店超市如何盈利(资本捧场零售商“抢食”,折扣超市终于崛起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