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

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深氪新消费|中国折扣店怎么才能保持低价吸引力?)

这是深氪新消费第1032期分享会:中国折扣店如何保持低价吸引力?

作者|穆久久

编辑| 黄小军

来源|深圳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

封面图片|网络

零食龙头品牌之争还在继续,一大批打折零食店又来了。

以大众零食品牌“小零食很忙”为例。 2022年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品牌实现零售总额64.4亿元,综合毛利18%-20%,门店超过2000家。 仅去年一年,就开设了 1,200 多家商店。

无独有偶,在赢商大数据监测的24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中,HotMaxx和Hi Tego这两家折扣零食店从2021年至今分别新增了150家和70家门店。

然而,去年的临时性食品关闭仍在挥之不去。 折扣店仍然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辉煌到没落:迫在眉睫的食品带来的折扣经济

早期,在线下临时食品折扣店出现之前,国内的折扣赛道就已经有一大批玩家。 比如线下常见的街边小店,2002年进入中国的奥特莱斯,以及此后相继上线的唯品会、拼多多,都在发力中国的折扣零售市场。

据唯品会招股书显示,2010年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仅为565亿元。 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万亿元,11年间增长近30倍。

在折扣零售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方面,临时食品功不可没。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零食行业本来就产能过剩,而且因为各大品牌严重滞销,很多临时产品堆积,无法再上架。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采购越来越谨慎的消费者也开始对临时食品产生偏好。 在此基础上,收集临时食品的折扣店蓬勃发展。 仅2020年至2021年期间,临时食品折扣店新注册企业数量将突破个位数,2021年达到68家。

与此同时,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创新工场、金沙江创投等资本的入局,也在催促即将到来的食品行业。 比如好太买在成立不久就获得了金沙江创投、云久资本和旭日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获得两轮融资,其中一笔来自元气森林背后的挑战者资本。

上海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临时食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至318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401亿元。

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深氪新消费|中国折扣店怎么才能保持低价吸引力?)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临时食品行业陷入倒闭狂潮,大量临时食品折扣店逆风开业后迅速撤离。

以立志成为中国式堂吉诃德的Boom Boom Mart为例。 成立第一年,就开设了20多家门店,营业额超过1.5亿元。 因卷入与供应商的合同纠纷诉讼,不得不停业并申请破产。 与此同时,曾经以临时食品为主流的HotMaxx和HitGoo也在谋求转型。

而资本市场的冷漠,又为暂时的粮食赛道增添了一丝阴霾。 2022年期间,整个临时食品行业的投融资金额将下降到上年的一半以下,资本对临时食品折扣行业的喜爱程度将大大降低。

这并不奇怪。 与传统超市相比,临时食品店的供应先天缺乏稳定性,数量有限。 所以,当发展到后期优惠活动,尤其是进入者多、僧多肉少的时候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行业的劣势就明显加剧,导致很多门店后期不得不选择关门退市,因为他们找不到货源。

既然如此,关于折扣店是否有前途的质疑也在资本与商家之间频频发出。

软硬折扣对比中国折扣店的选择

有趣的是,相比于中国临时折扣店迅速倒闭和被质疑的局面,美国最大的临时产品零售商Dollar Tree却存活了几十年,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日本“折扣之王”唐吉诃德,在全球都深陷疫情阴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逆向扩张海外门店。 到2020年,将拥有近800家店铺,年营业额达16819亿日元,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店铺。 第四大零售商。

又如德国知名折扣超市ALDI,在全球拥有数万家门店。 当沃尔玛、永辉、家乐福等零售超市去年在中国市场大量关门时,该品牌却继续逆势增长,并扬言要进驻上海。 开设 500-600 家商店。

还标明折扣,中外零售商有天壤之别。

那是因为,虽然所有人都声称“折扣”,但模式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折扣店可以分为硬折扣和软折扣。 硬折扣是指构建垂直供应链,通过降低SKU和运营成本推出自有品牌,从而降低渠道零售价格; 而软折扣是指出售二手商品、压制商品和金融抵押品,以降低产品本身的零售价格。 理由不足,实现超低价,获得第一批客流。

比如ALDI就是典型的硬折扣模式。 在ALDI,90%以上的产品属于自有品牌,远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同时,品牌在精简SKU上也遵循“有限SKU创造无限价值”的原则,店内SKU从早期的300个增加到现在只有1800个左右,大部分categories 只提供2-3个项目供选择。 因此,ALDI在部分市场的价格比沃尔玛低15%左右,单个SKU的年销售额是沃尔玛的12倍以上。

同样,即使是号称全美最大过期产品零售商的Dollar Tree,其门店的过期产品也只占20%,其余产品均为自有品牌独家或与品牌商合作的产品。

唐吉诃德还采用软硬结合的折扣方式。 其店内SKU高达45000个,品类涵盖生鲜熟食、食品、日用品、化妆品、服饰箱包、电器、二手奢侈品等,包括新品和代工品在售.

回顾中国的折扣零售市场,倒下的折扣店都以软折扣为单一经营模式,以临时食品为主的产品销售。

不过,正如上文所说,临时粮食最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供给问题。 据统计,一线卖家从去年开始精细化库存管理,严格控制订单数量和库存,这意味着库存周转越来越少。

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深氪新消费|中国折扣店怎么才能保持低价吸引力?)

同时,由于部分商品储存环境要求严格,储存不当容易变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也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困难。

因此,在后期,折扣店软硬折扣的模式选择将直接决定品牌的发展。 硬折扣模式往往可以通过稳定的供应链做大做强,但软折扣可能会因为供应端问题后劲不足,直接影响产品销量和公司规模,最终走向死胡同。

向硬折扣转型的中国折扣店供应链竞争

回到最初,折扣店还值得做吗?

过去几年,淘宝、天猫、京东占据了整个电商平台。 但后来拼多多凭借低价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主流电商之一。 因此,低价优惠在消费群体中始终具有吸引力,物美价廉依然是消费市场的共同追求。

更重要的是,正如大多数国外折扣店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崛起的,在疫情冲击之后,消费者更加理性的消费习惯让他们更加青睐性价比高的产品。 聚合的同时又不让消费者觉得消费降级的折扣店成为了一种可以满足多元化需求的选择。

但关键是,中国折扣店如何保持低价? 答案肯定不再是临时食品,而是硬折扣或软硬兼施的折扣模式。

比如Outlets、Snacks等折扣店之所以能在临时食品店的疯狂关门中幸存下来,却依然火爆,是因为他们早期在探索硬折扣的商业模式。

奥特莱在产品选择上一直坚持“广品类,窄品牌”,即在保证产品品类丰富的同时,只提供一个品类中的少量品牌供消费者选择。

同样,零食很火爆,也有意弱化品牌。 他们以品类的形式销售产品,这最直接地体现在他们选择的品类的多样性上。 知名度较弱的品牌。 比如,店内摆满了1.2元一瓶的矿泉水、2.9元的乐事薯片等很多大牌商品,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牌商品。

现在售价较低,这些折扣店如何实现盈利?

一是做自有品牌,直接与厂家对接,减少利润。 例如,奥特乐自创品牌“豆咕咕”,推出了螺蛳粉、牛肉干等产品。 其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品牌折扣和自有品牌。

二是通过弱势品牌获取利润。

一般来说,店内常见的低价品牌,比如2块钱左右的可口可乐、元气森林,都是利润空间有限的引流品。 相反,仅次于此类产品,能引起你购买欲望的不知名产品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价格昂贵,利润高。

当然,这些产品在不经意间收割你钱包的同时,也在吸引商家入场。

例如,去年10月,盒马在上海开设了首家盒马鲜生奥特莱斯门店,提供打折的生鲜和冷冻产品; 之后,家家悦和盒马也几乎同时进入市场,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物美最近还开设了一家80平方米的“美淘”折扣店。

但是,当进入者数量增多时,这种折扣店之间的竞争势必会演化为供应链上专家之间的竞争。 谁来主宰涨跌仍是未知数。

赞(0)
转载请注明出处:0512打折网 » 食品折扣店是什么意思(深氪新消费|中国折扣店怎么才能保持低价吸引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