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

优惠券发布平台(前几年O2O火的时候,优惠券平台该怎么搭建?)

文章将从优惠券的几种使用场景入手,对满足场景的流程设计和优惠券逻辑配置进行简要分析。 我希望这对你有好处

众所周知,前几年O2O火起来的时候,各个平台为了吸纳新用户,都对用户进行了大量的补贴。 当时各种券满天飞,到底有多厉害? 可以说,只要肯下功夫找优惠券,用户就不会在日常用品上多花钱。

甚至还催生了一条优惠券——卖券——代购的产业链。 专业的扫羊毛机构四处张望,四方倾听。 平台活动一上线,他们就抢着囤积大量优惠券,然后在某宝上低价出售。 这样,平台就高兴了——订单量和用户量瞬间增加; 用户很高兴——享受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节省很多钱; 羊毛派对是快乐的——双手空空,没有风险。 最终“羊毛出在猪身上”,平台通过VC募集资金,VC逼迫平台在资本市场卖身。

在这个过程中,优惠券可以说对用户习惯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试想,如果滴滴、快的不大量发放优惠券,有多少用户会尝试用手机打车; 如果美团和饿了么不发优惠券,用户用手机订外卖的频率是多少?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没有平台不为所有线上线下的业务连接发放优惠券。 不办活动不发优惠券的,都不好意思说是电商,是O2O。

那么问题来了,优惠券平台一般都是公司内部使用,外人不知道。 而且,业务越多,优惠券平台的逻辑就会越复杂; 公司越大、部门越多,优惠券的审批和发放流程就越长。 这对产品狗来说是一种痛苦。 如果要讲简单的页面逻辑和交互逻辑,可以到处照抄。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边抄边评论,说一二三哪个更好。

但是优惠券的逻辑是什么,如何搭建优惠券平台,如何完成一张优惠券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这些问题不是光看别人的产品就知道的。 而这些问题,正是本网想要通过文章与读者倾诉的。 文章将从优惠券的几种使用场景入手,然后讲讲符合场景的流程设计和优惠券逻辑配置,最后对平台权限做一个补充说明。

(因为本狗只熟悉O2O相关业务,对电商业务了解不够,所以只能从O2O的角度谈)

一、优惠券使用场景

使用优惠券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吸引新用户或宣传活动(对于电商来说,还有提高客单价的作用)。 好的优惠券设计可以扩大平台的知名度,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快速吸引一批用户进入平台,以较低的成本增加平台的活跃度,增加用户的ARPU值,提高平台的交易流程。 优惠券多是配合活动发放,通常有以下几种使用场景(从平台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粗略的区分,具体的使用场景会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平台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营销目的而有所不同。 比如关注微信公众号给用户送优惠券,推荐其他用户注册送优惠券给推荐人,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后可以领取优惠券,用户绑定银行卡成功后可以领取优惠券等等。 总之,只要是可以想象和追踪的线上活动,只要是可以辅助实现商业目标的场景,都可以考虑使用优惠券。

2、优惠券平台整体流程

优惠券发布平台(前几年O2O火的时候,优惠券平台该怎么搭建?)

对于业务量大的平台,优惠券平台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系统。 每个业务线可以有自己的APP、网页、公众号等,也可以有自己的营销节奏和打法,但都可以通过调整优惠券平台的界面来实现优惠券的制作。 优惠券平台还可以按规则控制各业务线的优惠券使用。 从更规范的流程来说,生成优惠券需要经过4个步骤,每个步骤可以对应系统中的一个模块。

首先,制定营销预算。 王某供职的公司均在年底制定下一年的总体预算,每季度调整滚动预测,并对上一季度的营销支出和营销效果进行回顾。 当然,营销费用可以花在户外广告、SEM或者用户补贴上。 优惠券可以归类为用户补贴。 如果接入公司财务系统,或者财务人员手动将用户补贴预算录入系统,则在创建预算时可以直接选择。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支持,需要跟财务部门弄清楚有没有预算,预算是多少。

其次,根据预算创建营销活动。 营销活动不是请客吃饭,写文章,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得先权衡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如果当前周期的营销预算都花光了,即使你想做活动,公司的财务部门也不会同意(除非你走审批流程追加预算,这里不说)。

读者可能会问:如果我有钱,直接发优惠券就可以了。 如果我想要任何优惠券,我可以发布任何我想要的优惠券。 为什么我需要重新创建一个事件? 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优惠券营销平台,不仅仅是制作和管理优惠券,还要跟踪优惠券的效果和给平台带来的价值。 托管优惠券是一个接一个的活动。 一个成熟的运营部门会想出各种“阴谋”来达到“喜欢你来优惠券发布平台,喜欢你再来”的目的,所以必然会策划各种活动。 但是每次活动的效果,带来了多少PV和UV,转化了多少新用户,产生了多少订单,成交了多少,这些都是运营部门关心的(否则没法解释到)老板,并没有吹牛)。

活动模型包括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活动渠道。 优惠券批次必须在活动开始和活动结束之间产生,分发渠道主要是为了统计渠道的效果。 一般来说,线上渠道可以包括APP、网站、公众号、微博、合作网站等,而线下渠道可以包括本地促销、楼宇广告、公交车身等。

第三,在活动下创建优惠券批次。 为什么需要批次? 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是一堆细节。 它需要经历预热、开场、高潮、收尾、二次营销等过程。 每个节点需要不同的玩法,这就需要不同批次的优惠券支持。

举个例子,比如本网要做电商节活动(本网没做过电商,下面纯属扯淡)。 在预热阶段,我需要给新注册的用户发放一批新手券,让新老用户都可以领取品类券、店铺券和普通券; 开业阶段,为了进一步刺激用户消费淘宝打折,我需要生成一批优惠券包,并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还没有收到本次活动优惠券的老用户; 高潮阶段进行轮播,给下单支付的用户随机抽取半价券或免费券的机会; 在最后一阶段,为了处理客户投诉,客服需要人工向用户发放优惠券,以安抚用户; 最后,当商品到达用户手中时,可以附上合作商家或品类的纸质店铺优惠券,以刺激用户后续继续在平台消费。

这样一个活动就需要多批次的优惠券来覆盖每个阶段的营销需求。 此外,即使是单阶段播放也需要多个批次。 再比如,为了扩大传播优惠券发布平台,刺激用户分享我的电商活动页面,我会在banner页面给报名了活动的用户A发优惠券。 如果A将活动链接分享到朋友圈,则A将获得一张优惠券,B将在朋友圈中。 看到A分享的页面,进入页面注册新用户,送B优惠券。 这样一来,你需要准备3批优惠券。 与活动原理类似,管理批次可以更好地发现每个批次的效果。 当然,创建批次的前提是期间有预算,而且是在活动期间。

四是分批发放优惠券。 发放优惠券需要与场景对应,即应用场景决定了发放优惠券的方式,决定了有的优惠券是系统自动触发的,有的则需要手动发放。 所以,除了选择发券的方式,还需要选择发给哪些用户,是发给新用户还是老用户,是发给全平台还是发给满足某些特征的用户,这些都需要调用CRM获取用户列表,以后才能确定。 另外,如果平台有相应的政策,可能无法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用户重复发放优惠券,便于成本控制。

事实上,就大多数平台而言,获取用户的人口统计属性相对困难,而用户在平台上的活动产生的运营数据要好用得多。 因此,通过BI和CRM筛选具有一定平台特征的用户就显得非常重要。 更合理。 如果系统不能给予太多支持,也可以留给人工操作的余地,在模块上留一个直接导入用户列表的功能。

3、优惠券的配置逻辑

这里放一张京东背景图,读者可以先感受一下。 大部分字段和配置都是电商和O2O业务通用的,根据业务本身的需求做相应调整后即可应用。

抽象之后,可以得到如下思维导图。 每个领域和维度都列出来了,满足通用的适用场景应该没有压力。

四、业务权限说明

优惠券平台的最终用户主要是运营人员和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在平台的作用是制定和管理营销预算,以及核销已经使用的优惠券,对未使用的优惠券进行结账。 他们不参与优惠券的制作和发放,所以不需要这部分权限,但是财务人员需要相关的财务审批权限和查看报表的权限。

如前所述,该平台模型面向一个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因此需要配置多个业务部门经理作为超级管理员下的管理员。 以下是全国其他城市的运营商。 运营商需要有活动管理权限,配置和制作优惠券的权限,查询优惠券的权限。

就数据权限而言,普通的数据权限规则(即什么级别的数据,什么级别的人可以看到,什么地区的人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数据,管理员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就可以满足要求,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五、结语

有人说,补贴就像平台的兴奋剂。 短期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则危害很大。 事实上,这种说法未必准确。 如果平台流量足够大,就会有很多合作商家愿意为流量付费,平台一分钱都不用掏。

如何从猪身上取羊毛是商业模式和商业策略的问题。 平台招商的时候,活动也做了,订单也上去了,但来的用户可能是羊毛党,而不是目标人群。 羊毛党秃了一个平台,然后攻击其他平台。 如何防止欺诈,是风控的问题。。。此外,还有很多与优惠券相关的话题。 暂时不细说,以后再写。

赞(0)
转载请注明出处:0512打折网 » 优惠券发布平台(前几年O2O火的时候,优惠券平台该怎么搭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