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

超市品牌折扣店(“龙舟榜”真正代表中国连锁商业的核心价值榜单)

随着购物中心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和普及,中国一大批连锁经营品牌也在借助东风的力量高速成长壮大。 “联商网”秉承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推出2022年连锁品牌“龙舟榜”评选。

“龙舟榜”取材于中国传统习俗——赛龙舟,中国连锁经营品牌逐渐呈现千帆百舟争流之势。 深厚的商业传统和创新活力植根于中华文化。

我们期待每一年都比拼、比拼,让“龙舟榜”真正成为代表中国连锁企业核心价值的榜单。

一、折扣店的定义及起源

近两年来,零售界的同仁们学习了德国的Aldi、美国的Costco、日本的堂吉诃德。 业内似乎都在议论纷纷,但真正理解Aldi精神的创业者或创始团队却寥寥无几。 很少。

首先,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折扣店到底是什么。 本文所讨论的“折扣店”是折扣超市的一种。 由于它的概念几乎被认为是德国的Aldi发明的(即使不是,也可以认为是真的被Aldi发扬光大了),所以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德国。 不同业态的超市。

作为欧洲经济的引擎,德国的零售业非常发达。 甚至可以说,德国零售业的发展史几乎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中国市场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诸多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德国零售业惨不忍睹,连沃尔玛都遭遇了大溃败。 1998年,沃尔玛通过收购德国Wertkauf集团旗下的21家门店进入德国市场。 第二年,它通过收购另一家德国零售商Interspar的74家连锁超市来开拓市场。 直到2006年,沃尔玛才正式宣布退出德国。 它在德国很努力。 经营9年,亏损65亿美元,85家门店全部被麦德龙集团收购,败给德国。 曾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德国竞争环境令人窒息、消费支出不温不火、劳动和贸易法严苛而败北”,可见德国零售环境竞争激烈。

随着德国零售业的线下竞争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程度,竞争的粒度也变得非常微妙。 就像几十年激战的Aldi和Lidl,谁也敌不过谁。 ,相反,他们生活得很好。 德国的超市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有机食品超市、大卖场、超市和折扣店。 它对客户消费能力的要求也恰好是这个顺序。

有机食品超市是最贵的,以denn's Biomarkt、Alnatura等为代表,有点类似于我们熟悉的美国全食超市(Whole Foods)。 denn's Biomarkts 227家,Alnatura 142家,几乎遍布德国各地,主要服务于对高品质食材有需求的富裕阶层。 外国人不仅追求有机、健康的食材,对种植园或生产厂的工作条件、对环境的友好程度以及各种动物福利要求也有不同程度的苛刻要求。

Hypermarket,在零售业也被称为GMS业态,以METRO、Kaufland、Marktkauf、Real等为代表,当然Metro也很特别。 它是极少数类似Costco的会员制大型仓储式超市之一。 这种大卖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其特点自然是门店面积大、产品SKU数量极其丰富、适合自驾、品类广泛。

最著名的超市是 Edeka 和 Rewe。 全国有11000多家Edekas和3600多家Rewes,分别在超市零售业务中排名第一和第二。 不仅如此,它们还是德国中产阶级的首选,提供各种优质蔬菜、水果和新鲜产品,以及来自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的各种精选产品。世界各地的。 当然,还有很多Edeka和Rewe专属的自有品牌产品。

Discount store(折扣店),这是本次榜单选择中最受关注的子类目。 德国的代表性折扣店有Aldi Nord(北阿尔迪)、Aldi Süd(南阿尔迪)、Lidl(与Kaufland同属Schwarz集团)、Penny(与Rewe同属一家公司)、Netto(同属Marktkauf、Edeka)组)和诺玛。 这些硬折扣店竞争非常激烈,不仅调整了普通商品(包括但不限于牛奶、意大利面、咖啡、黄油、饮用水等)的价格,其自有品牌产品赢得了忠实用户,成为平价商品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超市。

有专家区分两种折扣模式:“硬折扣类似于美国的折扣店模式,通过降低SKU和运营成本,建立垂直供应,推出自有品牌,降低渠道零售价格。软折扣是通过销售卖剩货打折扣,集装箱货物和金融抵押品,以产品本身不足为由,实现超低价,获得第一批客流。

所谓Private Brand就是自己的品牌。 事实上,德国Aldi超市90%左右的销售额都来自自有品牌。 真正难的是:自有品牌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是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不断降低价格,形成竞争力,成为品牌产品的廉价替代品。

而这部分最难的就是跳过所有中间商,直接跟工厂下单拿货,不用开工厂(Aldi自家产品是咖啡); 大部分中国的Aldi模仿者还在从各个经销商处进货只是“软折扣”优惠活动,而不是“硬折扣”。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通向简约的大道:德国零售巨头ALDI的管理法则》一书,你会发现德国Aldi的硬折扣模式已经在土耳其的BIM超市、Biedronka波兰、挪威的Rema 1000等开花结果。

2、硬折扣超市需要满足四个要求

零售业竞争激烈且分散; 因此,我们以德国当地的Aldi超市为范本,了解一下中国本土的Aldi有哪些。 因此,我们很快排除了以山姆会员店、麦德龙、Costco中国等为代表的超级门店,以及盒马、永辉、一品等生鲜超市。 尤其是300-500平方米的折扣店(可以是社区商家,也可以是商场)。

我们期望的硬折扣超市可以满足: 1、自有商品比例非常高; 2、超越同类品牌的超高性价比; 3、SKU数量少,销量高; 4. 卓越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在此基础上,为梳理中国折扣店行业发展现状,联商网特推出“2022中国折扣连锁品牌20强”龙舟榜。

三、TOP20企业概况

1. 划算

2020年4月,因疫情势不可挡,意外触发线下临时售卖,引发新商业模式的快速扩张。 这也是零售行业近年来最快成为10亿美元独角兽的公司。 其最初的商业模式依赖于临时打折食品的销售,但随着自身产品的不断丰富和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Hao Deals有望在软折扣和硬折扣之间找到平衡点。

2.唯品会

据唯品会(NYSE:VIPS)今年4月底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超市品牌折扣店,截至2021年底,唯品会共有292家线下门店在营业。 唯品会作为唯品会旗下的折扣店品牌,一直承接唯品会“缺货”的代销业务。 尽管线下零售对于小型电商巨头唯品会来说压力越来越大,但其遍布全国的唯品会门店仍然是宝贵的重要资产。

3、苏宁小店折扣店

故事始于1979年成立的西班牙硬折扣巨头迪亚集团(Dia)进入中国。 2003年,迪亚集团先后选择上海联华超市和北京首联集团作为合作伙伴,进军这两个超级城市。 伙伴。 直到15年后的2018年,迪亚天天因亏损不得不将其在中国的所有门店出售给苏宁集团。 这就是今天上海苏宁小卖部的前身。 与其他来到中国发展壮大的零售巨头相比,西班牙的迪亚天天超市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了社区折扣店,或许是因为太早,最终落入了沙盘; 而接手旺旺的苏宁零售,就是为了把自己的苏宁小店品牌做大做强,所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4.嗨特易购

年轻时尚的Hi Tego无疑是北京最重要的临时食品折扣店品牌。 作为第一梯队的选手,海特戈未来绝对会是豪特狗最好的竞争者。 难能可贵的是,其还尝试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大型大众仓储式折扣店品牌——失重宝,将通过更多的大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短期折扣产品的一站式满足。超过2,000平方米。 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5.小象生活(惠麦喵)

大象生活总部位于南京,旗下还包括面向下沉市场的大众仓储式折扣店惠麦秒,在南京、镇江、无锡、常州等地均设有门店。 创始人苏海辉,毕业于东南大学。 他曾在临时打折商品的供应链系统任职,深知“折扣店是靠供应链赚钱的”。 小象生活的投资方包括愉悦资本等。

超市品牌折扣店(“龙舟榜”真正代表中国连锁商业的核心价值榜单)

6.比亚迪

《从大到简单:德国零售巨头ALDI的管理方法》一书是迪特·布兰德斯和他的长子尼尔斯·布兰德斯合着的。 据说他的小儿子阿恩·布兰德斯(Arne Brandes)娶了一个上海老婆定居上海,于是布兰德斯家族开始在中国复制他们熟悉的ALDI模式——拜德怀孕。 事实上,投资比亚迪的欧洲股权基金Argan Capital大有来头。 当年,他和迪特尔·布兰德斯将阿尔迪模式带入土耳其,成功开创了土耳其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零售业务。 BIM超市之一。 Argan Fund实际上是Bieder Supermarket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其合伙人Lloyd Perry目前担任Bieder的董事长。 如果你有幸走进这家社区超市超市品牌折扣店,你会发现它是深受周边中老年居民欢迎的经典Aldi模式的真正践行者。 没有花哨的装修,只有数量有限的商品,大量的低价商品。 自有品牌产品。

7. 小红岛

8天在线创始人顾一文对零售有着深刻的理解。 据说他是一位精打细算、极其低调的企业家。 直营模式的小红岛会员超市扎根南京,贴近社区。 由于运营成本低,业内人士认为,其超低定价和超高效率是同行难以企及的。 小红岛已获得天使湾、源码等机构多轮投资。

8.北京小盒子

北京小禾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西安。 常年瞒报媒体报道。 迄今为止,还没有记者能通过采访其创始人孔永泉,写出一份像样的报道。 北京小盒子取名“爱迪尔生活超市”,向德国阿尔迪模式致敬。 由于获得了中鼎资本、M31资本、和景资本、宽在创投等机构的青睐,其扩张步伐并不快。 慢下来,坚持硬折扣模式,积累积分和帮助。

9、挑马批发部

总部位于外资云集的豪华写字楼重庆企业天地,与散落在重庆大街小巷的朴素的挑马批发百货形成鲜明对比。 两位创始人都非常低调。 尽管他们出身金融出身,深谙资本之道,但还是因为看中了Aldi独特的零售模式,才决定入局。 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清流、元生等基金的加持。

10.爱心优惠(原味汇帮)

爱折扣,前身为十惠帮,总部设在天津。 主打社区店,主攻下沉市场。 目前,门店已逐步扩展至北京和河北。 2021年3月,完成由微一资本和中鼎资本联合投资的天使轮融资。

11.牵牛星

在川渝地区快速开店的Autolodge先后获得了联想创投、创新工场、无界资本的机构投资。 奥特莱以自营为主,特许经营为辅。 门店分布在成都、绵阳、德阳、自贡、资阳、内江、眉山、重庆等城市。 奥特莱斯创始人陈诚是零售行业的资深人士。 曾任中石化易捷便利店总裁、沃尔玛超市高管。 他熟悉零售行业的细节,并在品类上有所创新。

12.优惠牛

1994年出生的连续创业者马新彤是这批硬折扣模式实践者中的年轻人之一。 曾在杭州创立社区团购品牌“District Music”。 作为大学期间休学创业的连续创业者,此次他将目光投向了郑州和开封,继续在河南周边拓展零售版图。 折扣牛已完成A轮融资,由真格、红杉、XVC联合投资。

13.扫地猫

SoFoMall是广州流行的临时食品折扣店品牌,由会员制电子商务平台全球骑士卡内部孵化。 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零售企业似乎已经摆脱了原有电商平台增长乏力的局面,目前正在广东快速扩张,几乎覆盖了广东省所有地级市。

14.东落西搜(Hi Sale)

根据东洛西搜官方提供的数据,东洛西搜和Hi Sale两个品牌目前在江苏、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均有开店。 这是当前资本圈视野之外的玩家。 它专注于特许经营模式,并正在迅速扩张。 它可能不得不面对大而不强的情况和挑战。

15. 阿尔迪 (ALDI)

我们所说的“Aldi”超市,其实就是德国南部的Aldi Süd。 据悉,早在2003年,Aldi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市场准入; 而在2019年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一家实体店之前,ALDI分别于2017年初和2018年初开设了天猫国际。 海外旗舰店和ALDI天猫旗舰店试水中国市场。 现在他们的天猫店都关门了,线上部分被自家的微信小程序取代。 有意思的是,来到中国的ALDI并没有采取强势低价的硬折扣模式,而是选择做错峰竞争的社区精品超市,一度成为本轮疫情期间上海中产阶层的热门选择. 业内人士评价,中国版的ALDI有点像美国的Trader Joe's(被Aldi收购)。

16.优品食汇

优品十汇门店均位于北京,主要店型为100平米以下临时杂货折扣店。 目前正在扩建约40平方米的加盟店体系。

17. 盒马鲜生奥特莱斯

盒马生鲜奥特莱斯是盒马继盒马推出盒马生鲜、盒马X会员店、盒马里、盒马盒马、盒马F2、盒马菜市场、盒马邻里、盒马小站、盒马MINI之后的下一家门店。 新店型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贵阳、长沙、成都、青岛、西安等地试点。 如果说盒马鲜生做的是服务中产阶级“天天鲜”的正价生意,那么盒马生鲜奥特莱斯做的是面向价格敏感下沉人群的“日抛”折扣生意,卖的是标准的盒马门店。 尾货带来。

18. 全额折扣

全部16家门店分别位于上海、杭州和南京。 其官网显示,店面分为100平米标准店和3000平米旗舰店两种类型。 Z·maxx创始人李斌曾就职于苏宁、红星美凯龙,对线下零售有着深入的洞察。 哲曼曼创业初期,对标的是美国折扣百货行业的龙头TJX。

19. 青仓食品折扣店

西安深耕软折扣品牌,2019年成立的轻仓食品折扣店大多开在社区内,以销售临时食品为主,深受周边居民喜爱。

20. 遮糖优品

浙糖优品的策略主要是布局川渝两地的仓位,帮助其快速建立加盟体系。 目前,门店不足20家的浙糖优品主营临时食品,标杆社区便民业务。

赞(0)
转载请注明出处:0512打折网 » 超市品牌折扣店(“龙舟榜”真正代表中国连锁商业的核心价值榜单)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