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孟惠源
编辑/徐伟
近日,打着“快车一半价的打车APP”的旗号,滴滴出行六周年之际短视频平台的广告吸引了白领关悦的注意,“滴滴的价格非常很有吸引力,但你可以体验它。” ”
在这个号称“无券半价打车”的平台上,关悦作为新注册者,也拿到了不少低至50折的优惠券。 坐快车或者打车20-30元,堵车的时候会更高。 但是用了嘀嗒送的新人券后,当天上班只花了11块多,确实是相当便宜。 “
眼下,不仅关悦这样的平台用户因为发现了一个可以低价打车、节省生活成本的平台而欣喜若狂,就连资本市场的一些投资者也在兴奋地等待滴滴出行的到来——9月2日,有消息称,“滴滴考虑在香港进行5亿美元IPO”。
即便滴滴出行表示不对相关上市消息置评,也无法浇灭投资者的热情。 毕竟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终将迎来“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但在内部,却存在接单难、服务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让用户产生质疑。 对外,你好旅游、草草旅游、彩虹旅游等新老对手都在伺机而动。 随心所欲玩价格的业务,真的能撑起滴滴的IPO之路吗?
想接单,滴滴司机最直白的“任性”
“搭顺风车肯定便宜得多。” 在滴滴平台上获得顺风车主认证5年多的白毅,是标准的“老司机”。 跑了这么多年,他对平台的业务逻辑了如指掌,“接单的时候,一定要在我预估的时间内和我一起取单,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白伊看来,搭车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顺”。 不管途中会不会堵车,也不管会不会有特殊情况导致绕路,反正一定要开车到目的地,所以如果乘客的行程能大致重合,就相当于有人共享燃料成本。
按照白毅的话说,“接到的订单是有数量限制的,跑单是赚不到钱的,但如果只是上下班,跑空车还是跑,而且一路顺风顺水,白白赚油钱,那岂不是很好吃?”
不过仔细一看,油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和白伊想法相似的入驻滴滴的王川,曾多次强调带锌秤走公路车票的重要性,“如果在商业中心收到容易卡的车票,一旦真的卡了在路上,你总是丢不下乘客就跑吧,一定要送他到目的地,但是司机要承担堵车的额外费用,毕竟滴滴的规矩是提前预付全款,乘客不会堵车,给司机任何费用,而且浪费司机的时间,得不偿失。”
所以,包括白易、王川在内的很多滴滴司机,会比开快车、私家车、出租车的司机表现得更“任性”。 将“乘客和司机的行程是否高度吻合”作为接单的潜在标准,有滴滴顺风车主甚至直接在网上表示,“我只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才考虑接,我我心情不错,带上。”
的确,由于司机自主接单,骑行的主动权也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在司机手中。 那么,难免会有部分嘀嗒乘客因为行程安排不尽如人意、可能出现堵车等因素,面临无人接单的情况。
“趁着平台6周年发福利,本来想先用几天,有用了再继续用,没想到还没到就卸载了app平台赠送的新人券已用完。” 关越 她告诉锌,滴滴给她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打车难。
关悦的加班令
朝九晚五上班的关悦,高峰时段的乘车需求最为强烈。 因为关悦所在的公司地处西南某一线城市的核心CBD,经济的繁荣汇集了大量的人流,但也带来了拥堵,这让关悦上下班的通勤特别难。 ,你仍然可以在滴答上叫出租车,但叫出租车比搭车更难。 更奇怪的是淘宝打折,这个平台的两项服务不能同时进行,只能选择打车和乘车其中之一。”
“打车要看运气,还要看司机的心情。” 关悦无奈地说,他坐在办公室打车半个多小时,终于等到司机来接单。 不是因为堵车稍微缓和了,他就不接我的单了。 还说我这个位置人很少,明知道会堵车也不会有人在这里接单。 还好现在是下班时间,多等一会也没关系,如果是早上,要是因为等车晚了,省下的车费不够扣钱,那我宁愿换站台打车。”
白伊对这一说法表示肯定。 他告诉锌秤,如果考虑到司乘双方的共同需求和愿望嘀嗒出行顺风车优惠券领取,顺丰的模式在区县层面的二三线城市其实比在一线城市表现更好。
这些低线城市交通压力较小,下单的旅客通常不着急。 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低价是非常吸引人的一点。 因此,下单后很少会因为预设时间不够而取消订单,网约车司机接单的限度也没有那么大。
一般来说,兼容性更高,“所以区县名单更容易运行”。
实惠价格与用户需求矛盾导致冲突
目前,“接单难”似乎正在成为一些消费者给滴滴出行贴上的新标签。
“坐车快被气死了,昨天开始预约,一个单今晚接了又取消了,一个昨晚接了,今天出发前又取消了,很耽误行程。”接单!”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抱怨不绝于耳。
有网友多次发短信通知被取消
而一些有幸搭上顺风车的乘客对这样实惠的价格匹配服务并不满意。
网友暖暖和窝鹅在网上发文分享自己的经历,“滴答车司机要把我扔到路边,我就问司机路线不对……车子上路不就是接单吗?你想靠这个赚钱去别的平台?
滴滴官方也回应了网友的提问,表示会尽快落实。 不过,这也牵扯到相关用户对滴滴安全性的质疑,“我今天也遇到了,电话投诉,有优惠券补偿,万一出事怎么办。”
事实上,早前顺丰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依然给行业和消费者蒙上了一层阴影,用户对乘坐安全的考虑自然是重中之重。
锌秤询问了多位经常使用网约车平台的用户,他们都强调安全比价格、服务等因素更重要。 那么,对于相关平台和从业者来说,无疑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王川看来,成为滴滴的网约车司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嘀嗒出行顺风车优惠券领取,以至于由于滴滴平台管理松散,他在横向考虑哈罗、曹操等多个平台后选择了滴滴。 “不需要培训,只要按照平台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等待审批即可。”
“反正滴答没有出什么事,现在我们一周扫一次脸,只要和数据一致就行。” 谈及整个网约车行业经历的至暗时刻,白毅也坦言,安全事故虽然防不胜防,但又不得不防,“当年安全事故之所以爆发,是因为相关的安全措施做得不好。”
司机每周刷一次脸卡,提醒乘客上车时核实信息是否正确,在APP中设置一键报警……滴滴的安全设置是否正确,现在无从判断综上所述,但当年的安全事故已经给整个行业发出了预警:在安全方面要多下功夫,否则万一真的出事,对平台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至于安全之外的其他服务,网约车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临时改变行程等。
近日,滴滴出行抖音账号下发布了一段内容为“乘客临时改变目的地,车主直接拒绝”的短视频,引发车主和用户的广泛共鸣。
车主不同于运营司机。 他们与乘客共享闲置座位以分担燃油成本,但乘客希望以低价享受更多服务。 这也是很多乘客对滴滴顺风不满的主要原因。 有人把滴答车的特点总结为“确实经济,但也只是经济”。
上述矛盾也从侧面说明,单靠网约车业务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滴滴或许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以低价让驾乘者受益。
一家网约车企业能否撑起IPO之路?
9月2日,“滴滴考虑赴港IPO”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业内的震动。
看似充满矛盾和问题的网约车业务,不仅成为滴滴的立业之本,还可能帮助滴滴完成一个整个行业从未完成的壮举——成为“中国第一共享出行公司”。
“行业要进步,每个行业都必须有一定的集中度。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所谓的‘马太效应’,资源会向龙头企业集中。” 对于企业寻求上市的动机,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詹姆斯这样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此时企业能够跑在行业的前列,那么以后的发展就会更加容易。 而如果此时相对保守,没有达到行业领先地位,那么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做到行业领先,如果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那可能会如虎添翼。”
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的爱德华也告诉锌秤,滴滴上市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难。 “Tick-Tock的估值只有几百亿,上市很轻,但没有那么多包袱。再加上海外上市就够了,合规,投资人爱听故事,自己-逻辑一致,有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海外上市并不难,难的是上市后自身的发展能否支撑股价,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这是企业、股东、潜在投资者需要关注的。” “
目前滴滴出行拥有顺风车和打车两条业务线。
滴滴出行日前披露的一组成绩单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整体注册用户已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量已突破1900万,增加5000万和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400万。 此外,在过去六年中,其网约车已共享超过24亿个座位。 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超过190万人,累计持证出租车司机超过80万人。
从登记的司机数据可以看出,顺风车在嘀嗒平台的业务范围更广。 这与滴答的低价有关。 在出租车业务上,滴滴的优势并不明显。 毕竟无论你在哪个平台叫车,最终都是按照打表的价格付费。
但低价品牌下的网约车业务,内部存在接单难、服务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让用户质疑,外部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红海。
艾媒咨询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中国网约车市场仍呈现持续混战的竞争格局。 虽然部分平台的网约车业务暂时下线,但哈啰出行、曹操出行等品牌陆续涌入。此外,与平台的网约车业务也逐渐恢复,网约车赛道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凶。
由此看来,即便滴滴已经讲好上市故事,并在近期成功IPO,符合投资者的预期,但在内忧外患之下,能否继续讲好上市后的发展故事?还是一个问号。 .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