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常说“没有促销,就没有销量”。产品不推广促销手段有哪些,渠道或终端不会主动购买;如果不推广产品,渠道或终端将不会推广您的产品;产品不推广,会降低渠道或终端的忠诚度;如果产品不推广,市场份额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
这些现象都迫使很多企业在促销上下功夫,以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和销售额的增长。
下面列出市场上的21种渠道推广方式,分享给超市人。
1.购买此产品作为礼物
这种促销方式是最基本的促销方式之一,比如该产品采用百免五、十免一等活动,往往产品的销售力量越弱,促销力度越大。
这种产品的促销,一般是厂家通过打压一些不受欢迎但主打的产品,从而增加终端对产品的购买量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营销中,终端采购量往往成为厂商推介产品的主要考核指标。
这种促销方式简单易打折。一旦终端销售不畅,很容易低价倾销淘宝打折,扰乱产品价格体系,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产品有强大的推广支持,保证终端的分发速度。
2、产品配套
产品组合,一般是畅销品与滞销品,或畅销品与新品,主要目的是保证滞销品或新品容易被终端网点接受,降低终端分销成本,同时不影响畅销产品的销售。难,同时推动新产品或滞销产品的终端推广。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普遍会为畅销产品支付很高的自订费用,而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也很高。否则,终端将不接受滞销产品或新产品,这将增加自己的采购或销售压力。
3、产品组合提升
产品组合促销一般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相结合的促销形式。
例如,一款饮料的主流消费价格基本集中在3元、4元、5元三个价格区间。公司3元价位产品比较坚挺,市场需求量大,但现在公司要对价格带和品牌进行升级,不能因为价格升级对产品销量影响太大。
3元的项目约占分配比例的50%,4元的约占5%,5元的约占20%。3元单品不会给厂商带来更多的毛利点,但可以产生销量,打击竞品。4元、5元产品才是企业真正的促销重点。
4、实物赠与
频繁的产品促销活动很可能让终端感到乏味。厂商在保证渠道促销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改变了促销方式。新品购买10件赠空调一台,一次性购买50件赠手机一部,累计销量达到一定金额赠三轮车一辆。
在实际操作中,大米、色拉油等日常消费品作为赠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容易套现。终端比较容易接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终端也容易将赠品转化为价格利润,造成产品价格波动。减少。
5.返现
返现的方式是终端最具吸引力的促销方式。一般情况下,一次性购买5件,现款直接返现100元。这种促销方式不宜用于单品组合促销,否则会导致部分终端直接压低零售价,影响产品的进一步销售。
促销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销量最大化,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促销手段只能作为即时的进攻手段,不能经常使用。否则会导致终端厌倦其他促销方式,任何促销方式都没有现金快,以免为以后促销的实施设置障碍。
6、现金+实物奖励
当产品不太畅销时,会直接用实物奖励,终端收货积极性不是很高。直接使用现金奖励就像是降价销售,很容易降低终端产品的零售价。鉴于这两个层面的考虑,很多企业会采用现金+实物奖励的方式进行渠道推广,但往往在兑现时给出说明或理由。
例如一次性20件进货价40元/件,给予促销员200元工资或租金支持,1件该产品结合促销,激发终端客户积极性接收货物。
7.回收箱皮
为进一步扩大销量,部分厂家采取回收空箱的现金奖励方式,以刺激终端销售的积极性。尤其是当一款产品比较火爆的时候,因为终端利润比较低,为了避免终端销量出现正向下降,终端就采用了现金回收箱。
或者在新品上市阶段,新品的利润率与竞品相比并不突出,无法激发终端销售的积极性。通过回收空箱,增加终端客户的盈利点,提高客户的积极性。随着产品被消费者接受,逐步减少回收空盒的力度。
八、产品展示奖励
为了充分展示产品形象,提升顾客的购买机会,已成为各品牌争相展示产品的方式之一。
大体表现为争夺黄金位置,争夺更集中的展示面。如果终端能按照厂商的展示要求进行展示,厂商将给予每月300-800元的展示奖励(现金或实物奖励,现金优势更大),终端根据抽查情况市场工作人员对违反陈列规定的终端取消当月奖励。
部分厂商将陈列奖励与销量直接挂钩,设置陈列和销量双重指标,进行门槛级奖励。
比如基础展示费是300元/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定销售的,每月加收200元陈列费。如果销售完成目标越高,附加展示费就会越高。
一些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将陈列费纳入销售政策,以解决终端收货难、陈列区稀少等问题。
九、生动支持
很多企业为了充分开展品牌宣传和促销信息,在终端、店内KT板、POP、灯箱、海报、灯笼、价签、店内外叠箱陈列上制作店招/门洞等,用于年度收购。只要能按照公司的标准动画化,就会给终端一定的奖励。
十、专职推广员
设置专职促销,直接在终端门店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宣传、推介产品、品牌推广等。重点是专业说辞和产品卖点的设计、品牌推广的说辞,以及推广人员销售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
11. 大户费用支持
很多企业针对一些大的销售人员,在双方制定合作标准的情况下,对推广人员、房租费用、水电费、人员工资等给予支持,根据不同的比例给予不同的比例。终端销售任务的步骤标准和任务的完成情况。支持,充分调动终端销售积极性和积极性。
12.产品礼包奖励
各地区终端网点的销售能力不同,销售结果往往千差万别。为增加优秀客户的盈利点,调动其主推和销售积极性,同时带动其他客户提高自身销售水平,通过定期政策扶持和标准任务完成阶梯奖励,以及模糊超额完成奖励,激发和保持终端网点的销售积极性和规范性。
在厂商要求销量最大化的今天,能够实行这种标准化运作的厂商,大多是区域市场的强势品牌。
13.累计销售奖励
为保证产品销售的强劲势头,解决客户一次性购买压力大的问题,对客户设置了一定时间内产品销售累计奖励制度。例如,当产品的累计销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会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直接计入下次购买的支付奖励或同等价值的奖励产品。未达到金额,将无法享受奖励。如果超过金额,将享受更高的积分奖励。
14.任务完成率奖励
销售任务完成奖励是指厂商为鼓励终端积极推广产品而设置的价格补贴,是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数量的价格补贴。这种激励行为一般是事先约定好的:
一是规定销售时间;
二是规定应销售的商品数量;
三是规定不同情况下给予的奖励幅度。
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卖出商品,任务完成得越好,奖励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甚至没有奖励。
15.销售排名奖励
销售排名奖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阶段性销售竞赛排名,一种是年度销售排名。
在阶段性的销售竞赛中,根据销售排名奖励不同的项目。例如,一个月内销量排名前三的客户,第一名赠送高端智能手机一部,第二名赠送洗衣机一台,第三名赠送一台微波炉等。
年度销售排名针对优秀的销售客户。除了年底正常的合同奖励外,他们还会奖励豪华旅游、豪华电器、现金等,对于贡献大的客户,厂家甚至会提供配送车供客户免费使用。制造商拥有所有权,客户拥有使用权。
销量排行的奖励方式引入了“赛马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让客户演变成一场荣誉之战,达到了厂家营销的真正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促销手段有哪些,对于分布较好的客户,必须要有一定的手段来控制,否则,客户的胃口就会增加,造成大户压垮工厂的趋势。
16.返利组合奖励
为控制客户,防范销售风险,打击交叉销售,约束客户按相关协议条款履行义务,生产企业实行明返、隐返、过程返、品类销售返等组合返利,和整体销售回扣。
明惠多指企业给予的、标准明确的激励政策;
暗回报是指在奖励方面模糊但在具体工作要求方面明确的奖励政策;
所谓过程返利,多是指企业针对销售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设立各种奖励。
如:产品流通率、产品市场占有率、合理库存率、货款退回率、厂家价格政策执行程度、配合厂家新品促销、促销活动等。这些指标都可以与厂家的返利政策挂钩.
所谓品类销售返利,是厂商为了刺激渠道大力推广某一品类的产品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方式。
例如,所有渠道都更喜欢销售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类。如果没有办法激发他们销售其他品类产品的积极性,可能会导致其他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兑现返利政策时,多支付实物,少支付现金。实物回扣,例如日常用品、海外旅行、电脑、车辆或帮助渠道提高业务绩效的培训。
17.销售季奖励
销售旺季激励是制造商用来刺激经销商或大客户在淡季囤货,帮助制造商抢占市场或销量,避免竞争对手乘虚而入。除了正常的促销政策外,厂家还会给予一定的淡季进货奖励,季节性奖励的范围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定。
淡季奖励比较大,旺季一到奖励就会减少,刺激经销商和核心大客户在淡季多下单。
18.回报速度奖励
核心大户一般进货量大、销量好,但容易出现拖欠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正常的催款外,厂商在某个时间点推出了一定的回款速度政策,以提高客户主动自觉回款的速度。. 还款时间越短,获得的奖励越多。
例如:交易后10天内现金支付,可给予3%的奖励;超过10天还款,除正常结算外,还要支付利息。这样可以警惕终端主动退钱。
在家电行业,很多企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往往鼓励经销商提前预付货款,不仅给予高额奖励,还为经销商提供高于银行按付款日计算的利息。
19.支付方式奖励
支付方式激励多指延期支付或分期支付、预付款等。当客户垫付货款时,厂家会给予一定的信用,延期付款给厂家,或分期付款给厂家,或预付。
这样一来,部分商家的资金周转困难可以得到照顾,同时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和大客户积极进销存货。
20.客户许可奖励
对于销售队伍强、销量较大的经销商或终端客户,为提高其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荣誉感,不仅要有物质奖励,还要有显性的荣誉奖励,如授予“XX年销售第一号”。 1学者”、“XX年度市场开拓学者第一名”、“XX年度市场成长学者第一名”等称号。
对于客户来说,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鼓励也是需要的。授予这样的牌匾,也是对客户销售的一种认可,同时也刺激了一些其他的客户。抓住客户攀比的心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21.平台升级奖励
为进一步与下游客户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很多厂商给客户一定的份额,增强客户的主人翁意识,与厂商结成联盟客户;或第二批商户成为区域经销商;或小型区域经销商 成为跨区域经销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