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大叠五颜六色的积分卡,对我们说:“才一千多,不是特别厉害。”
你在游戏里花过钱吗?不知道氪金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但早在大家习惯通过应用内商店来回穿梭各种手游,花掉无数648卡牌和皮肤之前,我就已经花了不少钱在各种游戏。在这个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的时代,游戏充值已经成为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不过上个月Steam春节大促的时候,为了买游戏,去淘宝买了一张20美元的礼卡。那是我第一次买礼品卡充值。当店家把涂层刮掉的充值卡拍下来发给我的时候,我顿时愣住了。在兑换页面输入卡号,点击确认,我的账户马上就有130多块人民币了。这让我想起了很多类似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小学时的我,坐在电脑前,紧张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塑料卡片,小心翼翼地刮掉上面的涂层,在键盘上敲打着字母和数字。当他直接按下回车,页面上弹出大大的“充值成功”时,
01
很多时候,我都不太清楚我的同龄同辈朋友是在什么样的姿势下长大的,现在接触电脑游戏还为时不晚。从我记事起,家里好像有电脑,但不经常更换。一台旧电脑主机可以使用七八年。我曾经认为我对电脑游戏的部分热爱可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那时,我还没有上小学,但已经学会了躺在卧室的床上,看着爸爸在电脑前做的一切。他喜欢玩 FPS 游戏。那时候,他特别喜欢玩一款叫做“抢滩登陆”的老鼠大战游戏。他用机关枪和大炮击退了敌人源源不断的伞兵、坦克和战斗机。
这款游戏今天仍然可以在 Steam 上以 15 元的价格购买
而在我上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有的地方可能叫计算机课。但是到了上课的时候,已经没有“防静电”踩鞋套进房间了。但是可能你的电脑老师也会用一个万恶的教学软件来控制屏幕,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用Word或者PS给我们讲。
那些年,我们的启动界面是这样的。当课进行到35分钟左右时,他常常会喝一口保温杯里的茶,清清嗓子说,你交作业,然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然后全班炸锅了。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都记得和背诵第一串四位数一定是4399。我们抓住这宝贵的十分钟,加上课间可能还不到二十分钟,打开属于我们的魔盒狂欢起来。在那台每次下课关机都要清盘的教学电脑里,不用下载不用安装的小游戏是我们最容易上手的电子娱乐。哪怕是一个不到几十兆的Flash制作的简单火柴人动画,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都是致命的。
不信有和我一样大的朋友不知道4399(顺便说一句,还有7k7k)
而玩疯了,大概是因为长期压抑吧。当时的家长们简单明了地相信了“电子游戏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说法。
可能是因为我的好成绩,我成功获得了每周玩电脑30分钟的权利。而在我身边,已经有无数在玩电脑时被父母打哭的同学了。30分钟太短了。因此,我经常选择和邻居的朋友一起玩。双倍的时间,双倍的乐趣。所以我们继续在拳皇、街头霸王,甚至火影忍者大战死神等游戏中互相厮杀。
02
孩子们学东西很快。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按上下左右WASD,该做的操作基本都做了,不用看说明书。通过玩游戏,我们很快掌握了各种键盘鼠标操作,速度比老一辈学习五笔输入法要快得多。那时候,我们热衷于一起玩游戏。哪怕只是玩一个小游戏,当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聚集在一个小小的显示器前观看时,也会变得无比光荣和充满使命感。在一些还能一起玩的游戏上,我们就挤在小键盘前,疯狂敲击键盘,有说有笑所有游戏一折充值,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下午。
有一次,在一个同学家里,我们看到他在桌面上点击了一个红色的大泡泡。弹出的华丽界面和欢快的开机音乐迅速俘获了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他熟练地在账号密码栏里输入了自己的盛大通行证,告诉我们:“这个游戏是在线玩的,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这对我们来说就像哥伦布的新大陆。于是,那时候我们就用家里网速差到可以用“荒”来形容的长城宽带,一点一点爬过BNB 100多M的安装包。并开始接触“网游”这个全新的世界。
按空格释放气泡,然后快速奔跑
那时候属于我们的第一批启蒙网游有泡泡堂、卡丁车、冒险岛、QQ堂、QQ飞车、QQ三国志。在五光十色的网游世界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巨大、开放、多彩的世界,在各个城镇森林中跑任务,在大街小巷中飙车,在梦幻般的幻境中升级。虽然这样的世界,对于我们这些未成年人来说,往往不会存在太久。
但是网络游戏自然要比小游戏复杂的多。我曾经把自己玩了很久的卡丁车账号给了当时读大学的姐姐。她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给我的五个黄手指戴上了黑手套,顺便通过了所有的驾照考试。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眼里,这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巅峰操作水平。
按Shift漂移,我是快上初中才学漂移的
那时候,一年中最让我期待的时光就是春节回老家那短短的两周。为什么?因为你会玩电脑。没人在乎。过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不仅是远离亲人,更是“远离亲人”。而当大人们在酒桌前打成一片,在茶桌上谈天说地时,妈妈却表现出一种少有的教孩子时的豁达和“放纵”。当我第20次向她抱怨“好无聊”时,她终于摆摆手说:“去你阿姨家玩电脑吧。” 于是我拉着拖鞋从胡同的这一头跑到那里,然后爬上三楼我表妹的卧室,
当时。
03
小时候,我是表哥玩电脑游戏的“常客”。我总是坐在桌旁静静地看着他玩网络游戏。稍大一点时,他在镇上的麻将馆、赌摊和KTV找到了新的乐趣,大方地掏空了电脑。
那时候,大多数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都是免费的。免费注册,一键下载,即刻畅玩。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游戏中有些东西是要“花钱”的。我蹲在表哥的电脑前,看他玩大话西游和传奇私服,他总是指着屏幕上琳琅满目的装备告诉我,这件东西值几十万,而且这件作品现在上市了。买不到。
像这样。
那时候,他还玩了一款非常火的游戏,叫做梦幻西游。
记得那时候他玩的是89级的方寸山号,这个角色有一个我很羡慕的特殊技能,就是用角色在线积累的能量点,制作飞符,需要花钱。后来在玩造人的时候,选了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剑客,打算投奔唐朝。
在家里的电脑上下载过很多次梦想,在建业城捡垃圾,在东湾戳乌龟,在沉船里抓海毛虫,就是不敢上十级去长安。因为你已经升到10级了,所以你要收钱。忘了当时具体的收费政策是怎样的,不过10块钱好像可以充值600积分,可以支持你在这个大话西游世界呆100小时。在很多游戏中,不需要充钱就可以靠“肝”升级变强。但现在想想,当时的游戏连我这种“零氪党”的生存空间都没有。而其他有钱的玩家甚至可以将充值的积分“卖”给其他玩家。为此,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悄悄算过一笔账。钓到一条海毛虫,卖给建业市的老渔民,可以赚到500元。而一张10块钱的点卡,换算成游戏币,也就60万左右。这可能需要捕捉一千多条海毛虫。所以后来我就放弃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可以
而花钱买时间,远不是这种“氪金”网游的末日。我以前在一个有钱人家的朋友家里,几个人一起玩电脑游戏。他悄悄从抽屉里取出一枚电子信物,登录了自己69级的幻境账号。我们对角色腰间闪闪发光的武器感到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告诉我们,这叫做无等级武器,就是说可以不限制人物等级来佩戴,而且比同等级的普通装备强不止一点点。我们看着他在PK台上拼尽全力,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大叠五颜六色的积分卡,炫耀似的对我们说:“才一千多,不算特别犀利”
一笔“巨款”
04
我觉得现在应该没有游戏还卖充值点卡了。但是,在那个大家还使用诺基亚键盘的时代,充值点卡是将实体经济转化为数字财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张十块钱的小塑料卡。面额较大的点卡有五十张、一百张,甚至两三百张。它的附加值不在正面五颜六色的游戏标志和海报上。拆开全新的塑封后,我们直奔背面下半部分的关键部分——卡号。和密码。
别试了,肯定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每款游戏的官网上,都会有一个充值的入口。输入卡号,选择充值地区和角色,十元钱就可以顺利的变成你账户上的元宝、钻石、卡券了。
当然,密码一定不能直接显示在外面。所以,它通常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墨水。这也让每一个充值过程都充满了莫名的仪式感。如果要买30元的游戏币,需要买三张10元的点卡,一张一张撕掉塑料膜,然后一张一张刮掉涂层,再一张一张撕掉塑料膜。输入卡号和密码。过程漫长但充实。
而且我又不是完全没有为游戏付费。我的父母从小就管着我。其实基本上没有“零用钱”的概念。当时,我正在玩网页游戏。一开始是看到表弟在玩,就偷偷记下网址,注册了一个账号。那个游戏不贵。你不需要充值卡来计算时间,也不需要购买大量的付费物品来变得非常强大。进了公会,白抱大腿。该完成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在日常任务和练级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我查了一下,它还在。
这时候我发现,偶尔充值十块二十块钱,可以很好的提升游戏的质量和可玩性。“有钱人都是爸爸。” 这个规律在任何RPG网游中都是牢不可破的真理。当我带着从拍卖行买来的最新装备和宠物BB,带走平时挣扎几十回合的副本boss时,我也能疯狂的向旁边玩同任务的新手求助当时,他潇洒地申请加入球队。
帮他们带走Boss后,悄悄离队。
但是那时候我没有零花钱。充值点卡的来源成了我小时候能想到的最高级的经济问题。然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那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我们学校有食堂,饭票一般是按月定的。一个月的早餐和午餐可能要花费200多到300元。我爸妈都是上班族,平日中午照顾不了我。于是,我主动提出在学校吃晚饭,顺便在学校午休。一开始,我会选择自己“特权”出钱,然后告诉父母,饭票是我放在抽屉里的。然后在街上的沙县小吃,三块钱一碗的馄饨商场打折,三块钱一筐的小笼包填饱肚子。依托于“
但是花生酱蒸饺吃多了会腻。而且,违背良心做事的感觉也不是特别好。于是,几个月的“挣钱”后,我又不得不回到简陋却温馨的学校食堂。后来,真正救了我的是另一个更“有钱”的朋友。他觉得学校食堂难吃,父母却给他买了饭票,逼着他去学校吃饭。于是,他把整张饭票以差不多 60% 到 30% 的折扣价转卖给我。然后跑到校外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月底,我口袋里揣着十块二十块钱走进文具店,掏出口袋里的十块钱钞票,大声对老板说:“给你一张10块钱的骏旺。”
04
高中毕业后,我玩游戏的次数不多。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我放弃了那些我曾经热衷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再感兴趣的游戏。或许是回合制游戏不再适应时代,或许是Q版的画风不再适应年龄段和审美。总之,好像从某一天开始,我就再也没有打开过那个网页。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在玩流行的网络游戏,比如英雄联盟或者穿越火线。
我也玩网络游戏。还是往里面投钱吧。当时我在玩一款3D动作游戏,叫《洛矶英雄传》。我会和班里的小伙伴们在有隔间的公共澡堂洗澡,同时交流一下空中打boss的经验。
然后,在周末回家的一两个小时游戏时间里,我会愉快地一起下载书。
我当时选择的角色是巨剑战士
游戏的图形很漂亮。但是在家里用了六七年的电脑上,我只能强行把画面设置调到“最低”。那时候游戏的最高等级是80级,往上爬并不难。很快就到了80级,身上还穿着破旧的70级装备。我很难过。80级的装备很贵。每次打副本,虽然我的操作水平一直不错所有游戏一折充值,但因为装备陈旧,经常早早倒下,只能看着队友操作。甚至在组队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装备和属性不佳而被踢下船。虽然那时我已经每周从父母那里领到伙食费,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里靠省伙食费就没那么容易了,只能用饭卡在食堂消费。当时看中了一件80级的顶级装备,其中最贵的是一把需要锻造的武器,两块核心材料,价值可能在100到200人民币之间,最高的可以强化到+10。所以我决定“冒险”一次。
那年冬天,我照例领到不少压岁钱。当妈妈要像往常一样帮我把压岁钱全部“存”起来时,我悄悄捡了两块藏在了上衣袖子的口袋里。从老家回来后,我在一个空虚的下午打开红包,直奔楼下的文具店。这可能是我在游戏上花费的最大一笔钱。第一次进店,摸到了一张40元的积分卡。我把一长串连在一起的积分卡叠起来,塞进我的毛衣里,然后回到了家。在网页上输入卡号和密码后,我悄悄反锁了身后房间的门。过了一会儿,游戏里的提示告诉我钱到了。我小心翼翼地将已经预定充值的积分卡装在塑料袋里,连同刮下来的墨水一起下楼扔进了门口的大垃圾桶。再次感受到了无可辩驳的真理后,我顺利的做到了八人副本第一的输出,将近40%。我放下鼠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的队友在打“谢谢”,而我在打“谢谢你的辛勤工作”。
05
高考过后的暑假,我下载了英雄联盟,开始和同学们用微信语音打游戏。
并利用卡特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五杀。
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有钱就能变强”的网络游戏是没有尽头的。于是,各类RPG网游不可避免地开始没落。跟我玩游戏的同学毕业的时候给了我账号和密码。他花的钱比我多得多,而且他的账户上还有一把强化到接近满级的武器。他说,都是给你的,你喜欢自己玩可以卖掉。但是我从来没有登录过他的帐户一次。
上大学后,我每个月有1500元的生活费。妈妈把钱和学费一起存进了我的银行卡。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我有钱了。开学第一个月,在LOL周年活动上花了99元买了一个锐雯电玩纪念皮肤。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买这款皮肤时的情景。
我点开微信,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用指纹支付。显示支付成功后,我才松了口气。看都没看新买的皮肤长什么样子,就直接用我老头子拿手的枪比了一把。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玩这个英雄。我经常和我的高中同学或大学朋友一起出去玩。他们的账号里有很多好看的皮肤,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账号上只有这一款皮肤。但它总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我从不使用它。只有在玩任天堂大乱斗的时候,偶尔会随机抽到锐雯,才会乐呵呵的拿着这个皮肤上台坑队友。
大三的时候,我用兼职设计工作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一台游戏本。同样,我记得很清楚我买电脑的那个下午。我银行卡账户里有9000多块钱,电脑优惠8100。我咬了咬牙,在京东订了确认金,然后对着坐在我旁边笑嘻嘻的室友说,太疼了。前排的公选课老师听到动静也看了过来。我们低着头,假装认真记笔记。第二天一早,京东就发货了。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下,我打开了包装盒,打开了机器。
左边是旧的,右边是新的
即便这台同等重量和价格的强大电脑现在是我常年设计和录歌的利器,但它依然可以稳定承载市面上绝大部分的3A大作。
而玩网络游戏,当然是轻而易举的事。大学期间我还比较闲的时候,也玩过很多网游,充过钱。某游戏高级仓库50元。而当我发现只需要花50块就可以省去整理道具和收纳东西的麻烦时,我基本上是不眨眼就充了一个。
但我渐渐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轻易喜欢游戏中五光十色的世界和其他各路玩家搭建的“小社会”了。
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
06
有一天,我突然来了兴趣,上了官网,又下载了《洛奇英雄传》的客户端。
当我打开登录页面,开始输入熟悉的账号密码时,我的手指似乎有了一些肌肉记忆,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当年“最低画质”的魔幻世界,在我毫不犹豫地将所有显示设置调至“极高”时,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打开游戏,看到自己80级的角色,还静静地站在那里。他手里拿着当年我花“大价钱”打造的80级武器。绕了熟悉的村子一圈,又去码头打了几份。等级上限提升至100级,降低了以往多人致命多人副本的难度。我现在可以自己穿着一些“过时”的装备轻松地度过难关。完成几个任务后,我轻松的升到了90级,然后在村口的一个NPC那里,顺利拿到了一套全身强化12级的90级装备。我把用了四五年的武器换了,忍不住笑了,退出了游戏。然后,我卸载了游戏。
今天看来,10、20块钱的积分卡,我似乎再也不用绞尽脑汁了。但我不再在游戏中投入资金了。我仍然怀念那种把纸牌藏在衣服里偷偷带回家的感觉,因为在那个年代花钱玩电脑游戏之类的娱乐是一种奢侈。但回过头来看,它实际上与我们小时候买的任何玩具枪、任何四驱车或任何芭比娃娃都没有什么不同。付出了金钱,又能回馈快乐就好了。今天,无论是Steam上的各种打折游戏,还是各种“氪金”网游中的进阶装备和SSR,还是各种“公平竞争”中的皮肤和时装……都是一样的。
/
文字:妮妮